[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9781.X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庄;林壮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G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分段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使用量最大的工程复合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房屋、水利和市政等工程建设中。它是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在混凝土的组成中,粗细骨料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其来源基本为大自然的天然砂石。但是天然骨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开山采石或大量打捞河海沙,必然会对自然界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为了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有必要将废弃混凝土循环再利用,并制备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实际施工中。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主要是粗骨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制成的混凝土。它作为一种由废弃混凝土制备的新型环保材料,具有来源广阔、绿色循环、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也是目前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最合适方法之一。但是,再生混凝土也存在力学性能离散性大、骨料咬合较差等缺陷,会降低结构的可靠度,因而目前多用于非结构构件中,且使用量较少,无法在实际施工中得到大量应用与推广。
因此,若能将再生混凝土可靠地使用在用量巨大的结构构件中,将会极大推动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为废弃混凝土寻找到一条可靠且大规模回收再利用的途径,有利于促进绿色循环再生产业的进步,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意义的做法。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将再生混凝土和天然混凝土按一定比例分段混合后应用的结构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施工方法,将分段梁划分为一个弯矩占优区段和两个剪力占优区段,所述两个剪力占优区段分别位于弯矩占优区段的两侧,采用现浇、半预制半现浇或半再回收半现浇方式将再生混凝土分段梁分区段浇筑。
较佳的,所述分段梁内设置有钢筋笼作为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笼包括通长钢筋、支座附加钢筋、腰筋和箍筋。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笼的施工方式符合《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和《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
所述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旧混凝土经过加工、破碎、分级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新型混凝土。
较佳的,所述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混凝土是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同的再生混凝土。进一步的,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时的再生混凝土为天然混凝土。
所述再生骨料取代率是指将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的比率。再生骨料取代率越高,混凝土的强度越低;再生骨料取代率越低,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较佳的,所述分段梁中弯矩占优区段、左侧剪力占优区段、右侧剪力占优区段的净跨长度之比为1:1~2:1~2。进一步的,所述分段梁中弯矩占优区段、左侧剪力占优区段、右侧剪力占优区段的净跨长度之比为1:1:1。
较佳的,所述弯矩占优区段为回收的完整的房屋框架梁或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30%的再生混凝土浇筑。优选的,所述弯矩占优区段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100%的再生混凝土浇筑。
较佳的,所述剪力占优区段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30%的再生混凝土或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等于0%的天然混凝土浇筑。优选的,所述剪力占优区段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等于0%的天然混凝土浇筑。
较佳的,所述分段梁两侧设有框架柱。进一步的,所述框架柱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等于0%的天然混凝土浇筑。
所述弯矩占优区段和剪力占优区段之间设置有分界面一,所述剪力占优区段与框架柱之间设置有分界面二。
较佳的,所述浇筑方式按照《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
较佳的,采用现浇方式浇筑再生混凝土分段梁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分段梁内的钢筋笼;
2)在弯矩占优区段和剪力占优区段之间采用小木板分隔,在剪力占优区段与框架柱之间采用小木板分隔,所述小木板用木楔固定;
3)采用再生混凝土先浇筑弯矩占优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97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