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乏汽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8782.2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6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郭坚;王雪峰;王宪法;王进;于天群;原树峰;张小三;续宏;李谦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3/18;F28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式热泵热态 冲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乏汽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乏汽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装置,包括:热泵机组,主机排汽装置,驱动蒸汽疏水箱,以及分别与所述热泵机组连通的乏汽管道、热网循环水进水管道、乏汽疏水管道、驱动蒸汽疏水管道、热网循环水出水管道和驱动蒸汽管道;所述主机排汽装置通过所述乏汽疏水管道与所述热泵机组连通,所述乏汽疏水管道上连通有冲洗管道,所述冲洗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驱动蒸汽疏水箱通过所述驱动蒸汽疏水管道与所述热泵机组连通。本发明提供的乏汽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可靠,进行热泵热态冲洗时,每次不用加装拆除临时冲洗管路,既减少了冲洗时间也节约了冲洗成本,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乏汽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乏汽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装置,具体的是一种能够方便使用,节省人力资源及时间,且缩短热泵投运时间乏汽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有着丰富的余热资源,余热利用潜力很大,随着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供热压力逐渐增加,热源的有限性和供热的增长率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乏汽余热利用工程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解决城市采暖供热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电厂发电机组循环管路改造,回收机组的乏汽余热,开辟了城市采暖供热的新热源。
近几年来,随着热泵技术的成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厂进行热网热泵改造,特别是直接空冷机组的电厂,热泵改造后经济型特别明显。由于热泵一般在冬季供热期间启动,停用时间长,每年有7~8个月的时间在不运行。机组对乏汽疏水的水质要求比较严,尤其是超临界机组或超超临界机组对水质要求更高,每次热泵启动必须进行热态冲洗,水质合格后才能进入主机系统,所以热泵机组热态冲洗方案的好坏成为制约热泵机组快速彻底投入使用的关键因素。
目前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采取在乏汽疏水管路上临时加装管路、疏水箱和疏水泵,冲洗装置复杂占地面积大费用高,冲洗结束后必须拆除临时装置,下次启动时再安装,冲洗装置冲洗完成后又需要拆除临时装置,这样不仅使用不方便浪费人力资源和时间,且延长了热泵投运时间,增加了热泵运行费用。临时系统一定要考虑其严密性防止由于临时系统操作不当引起主机真空下降引起主机的安全运行;同时每次都接临时冲洗装置即增加了维护运行成本也增加了繁重的工作。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提供方便使用,节省人力资源及时间,且缩短热泵投运时间的乏汽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装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冲洗装置复杂占地面积大费用高,冲洗结束后必须拆除临时装置,下次启动时再安装,使用不方便浪费人力资源和时间,且延长了热泵投运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乏汽吸收式热泵热态冲洗装置,包括:热泵机组,主机排汽装置,驱动蒸汽疏水箱,以及分别与所述热泵机组连通的乏汽管道、热网循环水进水管道、乏汽疏水管道、驱动蒸汽疏水管道、热网循环水出水管道和驱动蒸汽管道;所述主机排汽装置通过所述乏汽疏水管道与所述热泵机组连通,所述乏汽疏水管道上连通有冲洗管道,所述冲洗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驱动蒸汽疏水箱通过所述驱动蒸汽疏水管道与所述热泵机组连通。
其中,所述冲洗管道上设置有冲洗管道泵。
其中,所述冲洗管道泵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均设有所述阀门。
其中,所述乏汽管道、所述热网循环水进水管道及所述热网循环水出水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其中,所述主机排汽装置的进口处设置有阀门。
其中,所述驱动蒸汽疏水箱的出口处设置有疏水泵。
其中,所述疏水泵为多个时,相邻的所述疏水泵并联。
其中,所述疏水泵的进口处及出口处均设有阀门。
其中,所述驱动蒸汽管道上设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87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干式空气能石墨碳纤维地暖结构
- 下一篇:一种炉具上的料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