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状拓扑结构中节点信息的获取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8734.3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7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涂感良;赵志华;陈晓峰;杜海亮;郭占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亿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44;G06F1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9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状 拓扑 结构 节点 信息 获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树状拓扑结构中节点信息的获取方法,根据树状拓扑结构中各子树节点间的包含关系和交叠关系,对所述树状拓扑结构中的各节点进行编码;分别存储所述各节点编码和各节点编码覆盖范围;存储所述树状拓扑结构中各节点的信息,根据所述各节点编码确定所述各节点信息的存储位置;获取目标节点的节点编码覆盖范围,进而获得落在该节点编码覆盖范围中的所有节点编码,根据获得的所述所有节点编码,在所述相应的存储位置中获取这些节点的信息。通过本发明可实现节点信息高速获取。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树状拓扑结构中节点信息的获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信息获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拓扑节点信息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络拓扑结构中,树状拓扑结构是常用的典型的拓扑结构,树状拓扑结构中会涉及大量的节点,这些节点的地理位置相对分散,为了对大量的节点进行管理,可根据需要将节点分片和分层。比如全国节点按省划分,省内节点按市划分、市内节点按照设备类型划分、某种设备类型的节点按照商家划分,其划分方法多种多样。这种对节点的划分称为拓扑结构,由于划分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拓扑结构是多种多样,由于业务的变化,会有新的节点被加入到拓扑结构中,导致拓扑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频度一般以天为粒度,不会分分钟都在变化,因此拓扑结构和节点间是相对动态的。
有了树状拓扑结构就可以按照树状拓扑结构来管理和监控这些节点,管理和监控是从上向下来层层查看,每次查看当前层和下一层节点,最后定位到具体的节点。以网元为例,告警是发生在网元上,需要一层层向上汇聚,最终汇聚到根节点。如果需要获取全国的网元告警信息,则需要从最底层开始进行每层网元的告警信息获取,然后层层汇聚,最终获取全国网元的告警信息;若获取各省网元的告警信息,则仍需要从该省所包含的最底层开始进行每层网元的告警信息获取。查看这些获取的信息时,则先查看最高层级的节点,如全国的网元告警信息,若某省的网元告警较多,可进一步查看该省内各个市告警情况,对于告警比较多的市可以查看是哪个BSC下的告警较多,最后定位到具体某个BTS。
这种由下向上层层汇聚信息最终完成某个节点或某层级节点的信息获取是当前普遍的获取方法,对于接收到的任一条节点信息,需先根据信息包含的节点标识找到相应的节点,对这个节点上的信息进行获取,然后找到其父节点,对相应的父节点信息进行获取,然后再找到父节点的父节点再进行获取。在此依旧以获取网元告警数量为例,当要对某节点的信息进行获取时,需要从底层节点开始层层向上汇总,任何一条告警都需要从叶子节点开始之上的每一层进行计数,如果拓扑层级很多,告警数量庞大,计数的次数随着层级的增长呈乘积状增长,并且为了保证各层级之间数据的一致性,每一条告警在每一个层级上进行计数操作必须是原子操作(即如果为九个层级,九个层级都计数或九个层级都不计数,不允许从中间层级开始计数),单条告警在每一个层级上的计数操作不能被打断,信息获取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由于拓扑结构和节点间是相对动态的关系,当节点发生增加和删除时,拓扑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辖区内相同的节点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管理,也会产生不同的拓扑结构。当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为反映新的拓扑结构,所有的节点信息均需要重新进行获取,不但消耗资源,而且非常耗时。
对于节点中的信息获取在网络管理过程中有着非凡的意义,基于信息获取的结果,可对各节点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这些统计数据对网络的管理和监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也意味着提高节点信息统计的效率,从而提高网络管理和监控的水平。
因此一种高效快速对树状拓扑结构中的节点信息进行获取的方法亟待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状拓扑结构中节点信息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树状拓扑结构中各子树节点间的包含关系和交叠关系,对所述拓扑结构中的各节点进行编码;
分别存储所述各节点编码和各节点编码覆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亿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亿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87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