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包带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8485.8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光;黄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桑德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12 | 分类号: | H01F41/12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余玉峰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包带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带机,尤其涉及一种线圈包带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器领域对线圈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大,线圈的结构也因使用需要日益复杂,线圈在后续使用时要缠绕一层绝缘带,过往都是使用手工方式缠绕绝缘带,存在缠绕困难、缠绕精度不高、效率低下的弊端,不同形状或者角度的线圈更是增加了缠绕的难度,并且对企业来说日益增加的人工使用成本将会使总体的生产成本大大的提高,发明名称为线圈包带机,专利号为201320224273.5,公告日为2013年9月2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代替了人工缠绕绝缘带的方式,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的夹具机构和绕带机构,来代替人工的两手作业,将绝缘带缠绕在不同形状和角度的线圈上,使缠绕绝缘带的速度更快、缠绕精度更高,使工人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其不足之处在于,当线圈包带机将绝缘带缠绕在线圈后会留下末端,以往的绝缘带末端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胶水滴在绝缘带的末端上,使绝缘带末端粘在线圈上的其他绝缘带上,或者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绝缘带末端绑在线圈上,使缠绕好的绝缘带不会松散掉,这种处理绝缘带末端的方式、效率低、精度不高以及采用人工滴胶,每次滴出的胶水分量不相同,并且在当下人工的劳动力使用成本日益走高,使得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代替人工滴胶、效率高、精度高、每次滴出胶水的分量相同的线圈包带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线圈包带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相配合的夹具机构和绕带机构,该夹具机构作用于线圈,该绕带机构作用于绝缘带,夹具机构带动线圈移动,绕带机构将绝缘带缠绕在线圈表面,所述机架设有滴胶机构,所述滴胶机构包括胶水管、胶水瓶以及挤推工位,胶水管具有设置在胶水瓶之中的胶水管进口,与线圈相联系的胶水管出口,以及设置在挤推工位之中的胶水管挤推段,滴胶机构设有作用于胶水管挤推段的压件和至少两个挤推件,所述压件相对挤推工位静止设置,所述滴胶机构设有途经挤推工位并且可供所述至少两个挤推件在其中依次循环活动的挤推路径,所述挤推件离开挤推工位时挤推工位上至少具有一个挤推件。
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包带机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机架设有滴胶机构,所述滴胶机构包括胶水管、胶水瓶以及挤推工位,胶水管具有设置在胶水瓶之中的胶水管进口,与线圈相联系的胶水管出口,以及设置在挤推工位之中的胶水管挤推段,滴胶机构设有作用于胶水管挤推段的压件和至少两个挤推件,所述压件相对挤推工位静止设置,所述滴胶机构设有途经挤推工位并且可供所述至少两个挤推件在其中依次循环活动的挤推路径,所述挤推件离开挤推工位时挤推工位上至少具有一个挤推件,因此当滴胶机构运行时,挤推工位之中的胶水管挤推段在压件的支撑下被挤推件挤压变形,也就是说一个挤推件每走完一次挤推工位,挤推工位之中的胶水管挤推段这部分内的胶水被推向胶水管出口,使得设置在胶水瓶之中的胶水管进口产生负压,胶水瓶内的胶水从胶水管进口进入,从胶水管出口中滴出,滴落在线圈的绝缘带末端上,使得绝缘带末端粘在线圈上的其他绝缘带上,使缠绕好的绝缘带不会松散掉,从而代替人工将胶水滴在绝缘带末端上的步骤,节省了劳动力使用成本,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并且滴胶机构滴胶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每次滴出的胶水分量相同,可避免滴出过多的胶水,使胶水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包带机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包带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中的滴胶机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图1中的滴胶机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图2中的压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滴胶机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图1中的滴胶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是图1中的滴胶机构的挤推路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桑德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桑德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8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压控薄膜变容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变压器绕组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