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IT实验室多层酸性污水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7683.2 | 申请日: | 2014-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盛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it 实验室 多层 酸性 污水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IT实验室多层酸性污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CIT实验室内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这些废水往往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后使得废水PH值达标后再进行排出,处理过程中往往一次处理不够完全,这样就需要进行多次处理,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再进行排放,现有处理设备分两种,一种方式是通过将多个污水处理设备相连,实现多次处理,但是这样处理往往成本极高,处理设备占用空间也往往较大,另一种方式是将污水通过多层酸性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通过多个石灰石填充层,这样处理由于废水下降较快,反应往往不够完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为一种CIT实验室多层酸性污水处理器,该处理器每个石灰石填充层之间均有上下支架,支架可以活动,可通过感应器及电磁铁电路实现该层的开闭,从而能根据设定控制反应速度,以使得废水反应完成,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CIT实验室多层酸性污水处理器,包括反应塔主体、水泵、PH感应器、连接管道、盖板、上支架、下支架、支撑弹簧、电磁铁、电源和石灰石填充层,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上端内有喷水管,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上端通过连接管道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下端通过连接管道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上端与连接管道相连处有进水管,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下端与连接管道相连处有出水管,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下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的连接管道上有第二电动闸,所述进水管上有第三电动闸,所述出水管上有第三电动闸,所述反应塔主体内有至少2层石灰石填充层,所述每层石灰石填充层上均有一个上支架和一个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为环状,所述上支架外环的外侧壁固定在对应反应塔主体的内壁,所述上支架内环的内侧壁有一圈弯折端,所述下支架为圆形,所述下支架的外侧壁有一圈钩部与上支架的弯折端相对应,所述上支架的弯折端套在下支架的钩部内,所述上支架的弯折端的尾端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有至少2个,所述电磁铁等角度绕下支架中心一周,所述上支架的弯折端与下支架的钩部之间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等角度绕下支架中心一周,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侧壁内有空腔,所述反应塔主体侧壁内的每一个空腔对应一个电磁铁,所述盖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反应塔主体侧壁内的空腔外部开口处,所述反应塔主体的侧壁的空腔内有PH感应器和电源,所述电源通过连接线与对应的PH感应器、电磁铁和电源相连,所述PH感应器的感应端在反应塔主体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灰石填充层有2层,由于本发明工作效率高一般废水用2层石灰石填充层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灰石填充层层厚为10-15cm,本发明石灰石填充层一般为10-15cm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灰石填充层底部有筛网,为了防止石灰石直接落下,可在石灰石填充层底部设置筛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灰石填充层内有2/3层厚的石灰石粉体,本发明石灰石填充层不宜过厚应该在2/3层厚即可。
本发明为一种CIT实验室多层酸性污水处理器,该处理器在每个石灰石填充层之间均有上下支架,支架通过PH值感应器进行控制,当此层液体的PH值达标后,电磁铁会断电,上下支架之间会存在缝隙,液体会从上层流入下层,当上层液体下落后若PH值不达标,电磁铁会重新通电关闭本层,从而能根据设定控制反应速度,废水会尽量反应完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示意图;
图中的构件为:
1、反应塔主体; 2、水泵; 3、喷水管;
4、PH感应器; 5-1、第一电动闸; 5-2、第二电动闸;
5-3、第三电动闸; 6、连接管道; 7、紧固件;
8、盖板; 9、上支架; 10、下支架;
11、支撑弹簧; 12、电磁铁; 13、电源;
14、石灰石填充层; 15、进水管; 16、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CIT实验室多层酸性污水处理器,该处理器每个石灰石填充层之间均有上下支架,可通过感应器及电磁铁电路实现该层的开闭,从而能根据设定控制反应速度,以使得废水反应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7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丝素颗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丙烯酰胺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