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触摸功能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7587.8 | 申请日: | 2014-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爱;郭太良;周雄图;叶芸;林志贤;林金堂;林锑杭;林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触摸 功能 显示屏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集成触摸功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触摸功能显示屏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薄膜晶体管层;包含TFT元件,第一像素扫描线,第一像素数据线,第一像素电极,第一触摸驱动线,第一触摸驱动电极,第二触摸感应电极;介质层以及若干互连柱;其中,所述第一像素扫描线一端连接所述TFT元件的栅极,另一端连接于外部作为接口;所述第一像素数据线一端连接所述TFT元件漏极,另一端连接于外部作为接口;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TFT元件源极;所述第一触摸驱动电极一端与所述第一触摸驱动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触摸驱动线另一端连接于外部作为接口; 所述第二触摸感应电极与所述互连柱相连;
一第一配向层;
一液晶分子层;
一第二配向层;
若干隔离柱,所述隔离柱为导电材料制成;所述隔离柱作用在于,实现隔离与支撑作用,同时实现将第二基板上的引线连接到第一基板上;
彩色滤光片层,包括彩色滤光膜,第二像素电极,第二触摸检测线,介质层;其中,所述第二触摸检测线通过所述隔离柱以及互连柱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二触摸感应电极上;
以及一第二基板、液晶贴合边框、上下基板连接点;
其中,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采用3D打印制作;其中,所述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取向根据液晶屏种类选择相垂直或者相平行;所述第一或第二配向层由相互平行的凹槽构成,其凹槽形状可以为V字型、梯形体、正方体;
其中,用于3D打印隔离柱的材料均为导电材料,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垒起来,其中最上层材料为可固化材料,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触摸检测线;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数据线、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第二触摸检测线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采用3D打印制作;所用3D打印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所述滤光膜采用3D打印制作;分别用三个装配有三基色着色材料喷头进行所述滤光膜的打印;所述滤光膜还需利用透明介质打印保护层,用于保护滤光膜,避免其脱落影响显示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触摸功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柱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叠加而成,包括普通导电柱和粘合柱;所述第一触摸驱动电极及所述第二触摸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下方。
3.一种集成触摸功能显示屏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1:在第一基板上,利用镀膜及光刻工艺,制作ITO图案,包括TFT栅极,第一像素扫描线,第一触摸驱动线,第一触摸驱动电极,第二触摸感应电极;
S12:在第一基板上,利用镀膜及光刻工艺制作绝缘介质层,包含通孔;
S13:在第一基板上,利用掺杂工艺制作半导体沟道层;
S14:在第一基板上,利用镀膜工艺制作TFT元件的漏极与源极;
S21:采用计算机三维立体图像处理软件建模;
S22:利用软件对所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分层,获得Z轴方向厚度为0.05微米的二维子层;
S23:将所述二维子层导入3D打印机程序中,根据所建模型得出每层二维平面上的材料和形状,设计出打印路径;
S31:将第一基板放置与3D打印成型腔内,抽真空并通入惰性气体,形成保护气氛;
S32:在第一基板上,利用镀膜工艺制作所述第一像素扫描线,以及第一像素电极;
S33:在第一基板上,3D打印第一配向层;
S34:在第一基板上,3D打印隔离柱;所述隔离柱作用在于,实现隔离与支撑作用,同时实现将第二基板上的引线连接到第一基板上;
S41:将第二基板放置与3D打印成型腔内,抽真空并通入惰性气体,形成保护气氛;与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一一对应,在第二基板上制造彩色滤光膜图形;
S42:在第二基板上,利用镀膜、光刻工艺制作第二触摸检测线;
S43:在第二基板上,利用镀膜工艺,制作介质层,包含通孔;
S44:在第二基板上,利用镀膜、光刻工艺制作第二像素电极;
S45:在第二基板上的通孔填充导电粘合剂;
S46:在第二基板上,3D打印第二配向层;
S51:在第二基板上3D打印印点点胶,连接上下基板引线;
S52:在第二基板的四条边线涂布边框胶,含灌注液晶分子口;
S61:上下基板对位、贴合,利用热固化边框胶;
S62:利用液晶灌注机,进行液晶分子的灌注,利用UV胶进行封口;
S63:裂片,利用FPC引线引出电极,贴偏振片形成集成触摸功能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75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系结构及电动汽车
- 下一篇:一种整车断电后延迟离合器自由闭合的控制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