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童推车用车轮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6906.3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8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龙 |
主分类号: | B60B9/00 | 分类号: | B60B9/00;B60B25/02;B29D30/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推车 车轮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推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儿童推车用车轮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车使用的轮胎大致有三类:橡胶轮胎、EVA 塑料发泡轮胎和吹塑中空轮胎等。各类产品大致情况如下:橡胶轮胎(充气或不充气)使用性能比较好,但由于制造工艺比较复杂,通常按照标准化的规格型号专业制造,款式少,不能适应儿童车的款式变化要求,同时价格也比较贵;EVA 发泡轮胎虽价格便宜但使用性能不如橡胶轮胎,胎质比较柔软且弹性不足,耐磨性差;吹塑中空车轮材质偏硬,抓地性差,胎质柔度和弹性均不如EVA 发泡车轮。
此外,常规轮子一般使用一次成型,轮子受到挤压后容易变形或扭曲,且外包胎一般使用U形槽式结构,外胎与内壳之间采用分体式组装而成。在婴儿制品中经常发生事故,都是因为长时间使用或者高温之下使用时外胎与轮壳发生脱落导致;充气轮胎容易漏气,需要定期充气,使用起来不方便,且充气轮胎在高温下容易爆胎而埋下需要安全隐患,缺陷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载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的轻量化儿童推车用车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推车用车轮,包括轮毂及外胎,所述轮毂由两个半轮壳相互对合而成,轮毂嵌设于外胎内;所述半轮壳包括轮轴体及设置于轮轴体的轮圈,该轮圈内设置有多个空心连接柱,其中一个半轮壳内的空心连接柱与另一个半轮壳内的空心连接柱相互对合形成通孔,所述外胎的内沿设有多个连接筋,该连接筋穿过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半轮壳的轮面开设有缓冲环槽,一个半轮壳的缓冲环槽与另一个半轮壳的缓冲环槽对称布置形成外壳空芯槽,所述外胎的内沿设有环状嵌合部,该环状嵌合部嵌入外壳空芯槽内。
其中,所述缓冲环槽底部开设有多个进胶孔。
其中,所述空心连接柱呈椭圆形或圆形。
其中,所述空心连接柱与所述半轮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强筋。
其中,所述轮轴体装设有内置闪灯。
进一步,其中一个所述半轮壳的轮轴体外侧装设有轴承,另一个所述半轮壳的轮轴体外侧装设有轮盖。
其中,所述外胎的轮面开设有多个小凹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儿童推车用车轮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先注塑加工得到两个半轮壳;
B、在半轮壳内安装内置闪灯;
C、用热熔机将两个半轮壳对合组装初步固定得到轮毂;
D、将步骤C中的轮毂放入外胎模具容器中,并灌注PU材料得到车轮主体结构;
E、安装轴承和轮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童推车用车轮及其制造工艺,车轮具有耐寒和耐冲击效果,其柔软性可以避免车轮不会划伤皮肤,并具有高弹性和和耐重压特性,不易老化,使用寿命较长;外胎采用PU材料灌注而成,具有较强的耐磨特性,附着于轮毂上不易破裂,基本排除了车轮在使用过程中对儿童造成的所有伤害;连接筋的设置大大增强了两个半轮壳之间的连接紧固性,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更高,提供的工艺步骤技术难度较低,大大降低了车轮的生产成本,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隐藏外胎后阶梯剖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儿童推车用车轮,包括轮毂及外胎1,所述轮毂由两个半轮壳2相互对合而成,轮毂嵌设于外胎1内;所述半轮壳2包括轮轴体3及设置于轮轴体3的轮圈4,该轮圈4内设置有多个空心连接柱5,其中一个半轮壳2内的空心连接柱5与另一个半轮壳2内的空心连接柱5相互对合形成通孔,所述外胎1的内沿设有多个连接筋6,该连接筋6穿过所述通孔。
本发明所述的儿童推车用车轮的制造工艺步骤如下:
A、先注塑加工得到两个半轮壳2;
B、在半轮壳2内安装内置闪灯;
C、用热熔机将两个半轮壳2对合组装初步固定得到轮毂;
D、将步骤C中的轮毂放入外胎1模具容器中,并灌注PU材料得到车轮主体结构;
E、安装轴承12和轮盖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龙,未经陈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6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