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箱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6761.7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施春华;章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宏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56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空气 老化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橡胶、塑料、PVC等材料进行老化试验的老化试验箱,它的结构包括一个带保温层的箱体、设置在箱体一侧壁上的进风口、一个用于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口送入箱体内的风机、一个能使进箱的空气加热到老化试验温度的加热管,以及装在箱体内的由电动机通过机械传动机构带动的转盘,这种老化试验箱的使用方法为,先将待试验的材料放到转盘上,然后启动风机和电动机;这时外界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箱体,且经加热管加热而达到材料老化试验所需的温度;于此同时,转盘通过机械传动机构慢速转动、待试验的材料不断吸收箱内空气的热量而达到并维持在试验温度上,以待人们观察期老化变化。
由于老化试验对箱内空间温度的均匀度要求比较高,亦即要求箱内各处的温度均匀一致,否则同一材料上将出现不同的老化情况、无法得到材料老化试验的准确数据;为此,现有的老化试验箱是在箱内安装转盘,要通过转盘来达到试验材料上的温度均匀;但从实验证明,转盘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现有的老化试验箱的老化试验准确度还不合要求;其次,由于转盘的存在而给老化试验带来不确定的或不安全的因素,例如同一材料上的各个点还会因其所处的转盘半径位置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老化程度,且在转盘的启动过程中,待试验材料不仅会在转盘上自行滑移、改变其原始位置,而且还有可能从转盘上滑脱出来;再次,因转盘占有箱内空间的比例较大、可供材料进行老化试验的空间被缩减,故老化试验箱的工作效率较低,而且转盘转动零部的磨损与障碍,也会增加试验箱的日常维护工作量。
此外,在橡胶材料物理性能检测中,热空气老化性能变化率项目需要对拉伸样条进行热处理,传统的老化试验箱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箱,老化温度均匀,且可精确的实现拉伸样条的热处理。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箱,包括箱体、箱门、位于箱体一侧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箱体内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外包有保温层,所述试验箱和保温层上设有相通的通气孔;保温层与箱体之间为热风道,所述热风道内位于保温层两侧分别设有加热管,与加热管相对的一端设有风机;所述试验箱中轴位置设有两个转动轴,每个转动轴的周边均匀设有一组橡胶夹持板,所述橡胶夹持板上设有夹持部,所述转动轴连接电机。
所述试验箱内壁通气孔的位置还设有盖片,所述盖片一侧固定在试验箱内壁上,当通风时盖片因风力作用开启,热风进入,且由于盖片对热风的导向作用,有利于试验箱内热风循环;当保温时,风力停止,由于内部热空气压,将盖片关闭,避免热风流出而损失。
所述相邻夹持部的距离为10mm-40cm,优选20mm-30cm。
所述夹持部焊接在橡胶夹持板上。
所述箱门上设有观察窗。
所述老化试验箱还设有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试验参数等信息。
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
本发明所述的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箱通过加热空气对热安定性以及耐热老化性进行评价的热老化试验机,温度均匀,且通过旋转夹持板可保证试验材料接受的条件一致,通过夹持作用,试验材料不会滑脱,且可做拉伸试验,两组夹持板的设置,充分利用了空间。本发明满足的试验标准有JIS-A5756、B7757、C3005、K6257、K6723、K7212、ASTM-D573、D2436、E145、UL-746B、IEC-811、ISO-188、4577。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箱门,3控制器,4试验箱,5保温层,6通气孔,7热风道,8加热管,9风机,10转动轴,11橡胶夹持板,12夹持部,13电机,14盖片,15观察窗,16液晶显示屏,1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宏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宏利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6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