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经湿热的中药口服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36665.2 | 申请日: | 2014-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高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1/16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热 中药 口服 | ||
1.一种治疗肝经湿热的中药口服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龙胆草 10-16份,栀子 10-14份,苦参 25-30份,板蓝根 30-35份,当归 10-15份,生地10-15份,金银花 28-32份,连翘 10-15份,黄连 6-10份,黄柏 9-13份,黄芩 10-15份,蒲公英 10-15份,白芷10-15份,桔梗6-10份,泽泻10-15份,赤芍 10-15份,僵蚕10-15份,丹皮 8-13份,炒枣仁 10-15份,甘草 8-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经湿热的中药口服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龙胆草 11-14份,栀子 11-13份,苦参 27-29份,板蓝根 31-33份,当归 11-13份,生地11-14份,金银花 29-31份,连翘 11-14份,黄连 7-9份,黄柏 10-12份,黄芩 11-14份,蒲公英 11-14份,白芷11-14份,桔梗7-9份,泽泻11-14份,赤芍 11-14份,僵蚕11-14份,丹皮 9-12份,炒枣仁 11-14份,甘草 9-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经湿热的中药口服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龙胆草 13份,栀子12份,苦参28份,板蓝根32份,当归 12份,生地12份,金银花 30份,连翘 12份,黄连8份,黄柏12份,黄芩 13份,蒲公英 13份,白芷13份,桔梗8份,泽泻13份,赤芍 13份,僵蚕13份,丹皮11份,炒枣仁 12份,甘草 1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口服药,其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煎煮前准备,选取煎煮用具砂锅及洁净的水,称取药材,不需研磨的药材进行浸泡,需要研磨的僵蚕和炒枣仁进行研磨,纱布封紧;
步骤二煎煮,将步骤一中处理好药材放入砂锅,控制煎煮水量;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煎煮次数为二或者三次,合并所有次数煎煮后的药液量即为留取药液量;
步骤三保存:最好保存在冰箱的冷藏箱内或者阴凉通风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肝经湿热的中药口服药的煎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一中不需研磨的药材龙胆草,栀子,金银花,蒲公英,甘草浸泡1-1.5小时;生地,苦参,板蓝根,当归,连翘,黄连,黄柏,黄芩,白芷,桔梗,泽泻,赤芍,丹皮浸泡2-3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口服药,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二中控制煎煮水量至药材表面3~5厘米,再次煎煮时超过药渣1~2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口服药,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二中煎煮次数所用时间,第一次煎25~30分钟,第二次煎20~25分钟或者第一次煎25~30分钟,第二次煎20~25分钟,第三次煎15-2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口服药,其特征是所述的留取药液量为加入水量的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高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高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66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