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驳船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6232.7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张健效;李树敏;李磊;韩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28 | 分类号: | B63B35/28;B63B27/1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特强 |
地址: | 26476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 驳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沿海遮蔽水域,用于水上重物起吊、大型水面装备合拢的起重驳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以及国外使用的起重驳船在构造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①供浮力的浮体(有推进能力或无推进能力),浮体中设有多个压载水舱;
②提升重物的起重机(固定式A字型架起重机或可回转的座底式起重机),其设置于浮体上。
如图1、2所示的传统起重驳船,其水线面呈矩形截面,漂心O1(水线面的形心)处于矩形的水线面的中心,即处于水线面的长度方向中心线C1和宽度方向中心线的交点,中心线C1即为旋转轴线。压载水舱1和起重机2分别位于船艉和船艏。在水面上提升重物G的时候,为了使船舶在起吊作业完成后不产生大的倾角(≤3°),则必须平衡重物G产生的力矩M1’=G*L1’,因此需要向驳船艉部的压载水舱1注入压载水W1,使其产生相应的力矩为M2’=W1*L2’)。为达到相对于转轴,即漂心O1的力矩平衡,使得M1’=M2’。
如何提高起重驳船的起吊压载性能是此领域长期研究的课题,现有技术普遍以起重机的技术创新为重点,例如使用大吨位起重机。但是大吨位起重机的自重大,需要设计更多的压载水舱以产生较大的浮力,由此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压载水舱的注水、排水过程较长,增加起吊作业时间,使得海上起吊作业的风险概率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驳船,通过对驳船的浮体结构进行改进,提高起吊压载性能、缩短起吊作业时间。
一种起重驳船,包括:浮体,其设有压载单元及多个第一压载水舱,第一压载水舱位于浮体的一端,压载单元控制第一压载水舱进行注水及排水;及起重机包括吊机吊臂,吊机吊臂位于浮体的另一端;其中,浮体的漂心偏离水线面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且靠近吊机吊臂,起吊重物时,通过压载单元控制第一压载水舱,使得第一压载水舱内的水量相对于漂心的力矩和起吊重物相对于漂心的力矩平衡。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漂心偏离的设计理念,达到减少压载水量,进而缩短起吊作业时间的方案。针对相同重量的重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需的压载水量减小,故起吊压载性能提升,降低起吊作业风险,因此在压载水的输送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输送压载水的时间缩短,从而节省了起吊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起重驳船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起重驳船的水线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起重驳船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起重驳船的水线面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的起重驳船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起重驳船的主甲板的示意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起重驳船的侧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创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6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鞋刷
- 下一篇:一种船用可折叠钢质门踏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