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化与煤焦化联供联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6111.2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4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钱宇;满奕;杨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46 | 分类号: | C10J3/46;C10J3/48;C10J3/84;C10J3/20;C10J3/06;C10B5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张燕玲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化 煤焦 化联供 联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煤气化与煤焦化联供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供联产系统包括煤气化单元、水煤变换单元、合成气净化单元、第一化工合成单元、CO2回收单元、煤焦化单元、焦炉气净化单元和第二化工合成单元;
所述煤气化单元设有原料煤入口,煤气化单元的煤气化粗合成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水煤变换单元的煤气化粗合成气入口连接,水煤变换单元的变换后煤气化粗合成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合成气净化单元的变换后煤气化粗合成气入口连接,合成气净化单元的洁净的煤气化合成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化工合成单元的洁净的煤气化合成气入口连接,合成气净化单元的二氧化碳出口通过CO2输送管道与CO2回收单元的二氧化碳入口连接;
所述煤焦化单元设有原料煤入口,煤焦化单元的焦炭出口分为两个通道,一通道通过管道与CO2回收单元的焦炭入口相连接,另一通道用于输出焦炭产品;煤焦化单元的粗焦炉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焦炉气净化单元的粗焦炉气入口相连接,焦炉气净化单元的洁净的焦炉气出口与CO2回收单元的一氧化碳出口混合后通过管道与第二化工合成单元的煤焦化合成气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供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化工合成单元与第二化工合成单元为甲醇、烯烃、二甲醚、碳酸二甲酯或合成天然气的生产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供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输送管道为超临界CO2长输管道,CO2输送形式为超临界CO2。
4.一种煤气化与煤焦化联供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供联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原料煤制成水煤浆后进入煤气化单元进行煤气化反应制得煤气化粗合成气,煤气化粗合成气经水煤变换单元调节氢碳比后通入合成气净化单元脱除硫化物与二氧化碳,得到洁净的煤气化合成气和二氧化碳,洁净的煤气化合成气进入第一化工合成单元制备化工产品;二氧化碳输送至CO2回收单元;
另一部分原料煤进入煤焦化单元进行焦化反应得到焦炭和粗焦炉气;将一部分所得焦炭通入CO2回收单元与二氧化碳共气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得粗焦炉气通入焦炉气净化单元脱除杂质,得到洁净的焦炉气;一氧化碳与洁净的焦炉气按比例混合后得到煤焦化合成气,煤焦化合成气进入第二化工合成单元制备化工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供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化粗合成气的氢碳比为0.5~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供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洁净的煤气化合成气的氢碳比为1~3.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供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焦化合成气在经经过净化后的氢碳比为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61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装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快速运输铸球铁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