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滴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5981.8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广忠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耳炎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滴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其中,化脓性中耳炎包括: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状主要是耳痛、流脓。小儿的全身症状比成人明显,可有发热、呕吐等。严重的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其他并发症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①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②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③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④听力减退及耳鸣: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⑤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
非化脓性中耳炎则会导致以下病症:
(1)听力下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2)耳痛: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3)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4)耳鸣:一般不重,可为间歇性,当头部运动、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5)耳镜检查:急性期鼓膜周边有放射状血管纹。鼓膜紧张部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锤骨短突外突明显。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慢性者鼓膜乳白色或灰蓝色,不透明。若分泌物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线,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若鼓室内积液多,则鼓膜外突,鼓膜活动度受限。
目前,治疗中耳炎的西药很多,但大多数药物治疗效果差,并且还有治疗成本高、副作用大等缺点,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健康。另外,还有很多治疗中耳炎的中药,但大多数具有治疗效果差、治愈率低和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滴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药滴液,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黄连15~20份、薄荷5~10份、冰片5~10份、青黛6~8份、乳香1~2份、黄芪3~5份、龙骨1~2份、金银花3~5份、黄柏1~2份、蝉蜕3~5份和香油100~150份。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黄连20份、薄荷10份、冰片8份、青黛6份、乳香1份、黄芪3份、龙骨1份、金银花3份、黄柏2份、蝉蜕5份和香油120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中耳炎的中药滴液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黄连、薄荷、青黛、乳香、黄芪、龙骨、金银花、黄柏和蝉蜕浸入香油中,密闭、封存、静置于阴凉避光处36~4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广忠,未经高广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5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