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5078.1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广忠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咽喉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认为,咽喉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许多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都与咽喉有密切关系。咽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急、慢性之分,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急性发作时患者常常自觉咽喉疼痛,伴有梗然欠利,咽部不爽,发音欠扬,咽干思饮以言多为甚,或有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属中医“喉痹”范畴。
咽喉炎的致病病因复杂,但主要可归究于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习惯方面、饮食习惯方面、环境因素等。这三个方面属外因,内因则包括自身健康状况、相关疾病的治疗情况等。大多数患者都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造成的,也有的患者是由二者之其中一种造成的,所以对于慢性咽喉炎患者来讲,如果不能及时注意和纠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细节将使病情不断加重并严重地影响治疗效果。
根据中医根据中医理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咽喉炎病因临床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感受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风热之邪,《温病条辨》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居上,首当其冲感受温邪;内因多为素体阴虚,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热蕴结,上灼咽喉或日久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炎,灼伤津液成痰,痰热循经上扰咽喉,清道失利所致,正如《医宗金鉴》论喉痹的病理所说:“由肾阴久亏,相火上炎,消烁肺金,清肃之令不行”。
目前,治疗咽喉炎的西药很多,但大多数药物治疗效果差,并且还有治疗成本高、副作用大等缺点,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健康。另外,还有很多治疗咽喉炎的中药,但大多数具有治疗效果差、治愈率低和治疗周期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15~20份、甘草10~15份、薄荷5~10份、胖大海10~15份、桔梗3~5份、麦冬5~8份、牛蒡子1~2份、连翘3~5份、丹皮1~2份、青果3~5份和板蓝根5~10份。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金银花20份、甘草15份、薄荷5份、胖大海10份、桔梗3份、麦冬8份、牛蒡子1份、连翘3份、丹皮2份、青果5份和板蓝根8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服用时,每次300ml,一日两次。
药理分析: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薄荷:功能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治干咳无痰,喉痛,音哑,骨蒸内热,吐衄下血,目赤,牙痛,痔疮漏管。用于开肺气,清肺热。常配蝉退治肺热声咳。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疮疡肿毒及痄腮等。生用可润肠通便,热毒咽喉红肿疼痛,兼有热结便秘尤宜。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广忠,未经高广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5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