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铟粉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4922.9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猛;贾晓慧;曲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铟粉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铟粉是一种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的超细粉体材料。通常,制备铟粉的方法有:蒸馏法和雾化法。蒸馏法是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常压或减压的条件下,将高纯铟加热到300~2000℃的条件下,将金属铟挥发出进入气相,挥发出的铟蒸汽在惰性气体中经过冷凝而得到铟粉,该种方法可得到粒径小于2mm的铟粉。由于蒸馏冷凝法制得的铟粉粒径较粗,粒径分布范围广,加热需要的能耗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该法制备出的铟粉难以满足现代电子、涂料、功能材料等方面的需求,致使该法目前在铟粉的制备中使用的较少。雾化法就是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坩埚中将高纯铟锭加热到~250℃,融化后的铟液再引入到带有不锈钢喷嘴的不锈钢坩埚,喷嘴里也充满惰性气体,融化后的液体铟垂直降落,并与横向的惰性气体交叉产生雾化,便产生铟粉,产出的铟粉经过搜集、筛分,就可得到-0.125mmm的铟粉,+0.125mm的铟粉可返回铟回收系统,以制取高纯铟粉。辽宁葫芦岛锌厂高纯研究所的王洪刚在《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9月第十二卷稀散金属专辑上,公布了工业上上述的制备铟粉的方法。陈进中等在公开号为102784923A和202741742U的《一种铟粉制取系统中》,分别介绍了一种制取铟粉的方法和装置,装置包括液化金属铟原料的熔融池,熔融池下部一侧导出液态铟的导流管,导流管与一水平设置的喷射腔连通,喷射腔右端安装有喷嘴,喷嘴伸入雾化室,雾化室底部安装有一筛网,筛网下部连接有收尘器;装置装设有气体供应室,供应室内的气体通过压缩机输送至所述喷射腔,在喷射腔内,气体与液态铟混合后通过喷嘴喷入雾化室,雾化室内的气体进入所述收尘器,收尘器内的气体通过排风机排出。利用喷嘴将气液混合物喷入雾化室,使得液态铟均匀雾化成较小的铟粉颗粒。通过调节供气室气体的压力及喷嘴直径,陈进中等制得的铟粉中-0.045mm粒级占97.5%。雾化法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制备铟粉的一种方法。中南大学的赵秦生在2004年第2期的《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中介绍了一种俄罗斯制取铟粉的方法。该法是先配制一氯化铟水溶液,再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利用一氯化铟水溶液的岐化反应制取铟粉,该法能制取0.09um~5um范围内的铟粉,但产率较低,其最高理论产率~51%,其余的被岐化为三氯化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铟粉的制备工艺,通过可溶性的铟盐,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制取粒径小于400nm的铟粉。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铟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铟盐和去离子水配制铟离子浓度为0.1~3.5mol/L的铟盐溶液,备用;所述的铟盐为三氯化铟、硫酸铟或硝酸铟。
(2)、取浓度为0.01~0.08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或者聚乙烯醇溶液加入步骤(1)得到的铟盐溶液中,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置入恒温水浴槽中,恒温至10~35℃;
(3)、在恒温条件下,边搅拌混合溶液边滴加羟胺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7~10min,滤出沉淀,将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四次,干燥后得到粒径小于400nm的铟粉;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可溶性的铟盐(三氯化铟、硫酸铟或硝酸铟),在常温常压(10~35℃)下即可制取粒径小于400nm的铟粉,且得到的铟粉粒度分布范围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纳米铟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取铟盐和去离子水配制铟离子浓度为0.1~3.5mol/L的铟盐溶液,备用;所述的铟盐为三氯化铟、硫酸铟或硝酸铟。
(2)、取浓度为0.01~0.08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或者聚乙烯醇溶液加入步骤(1)得到的铟盐溶液中,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置入恒温水浴槽中,恒温至10~35℃;
(3)、在恒温条件下,边搅拌混合溶液边滴加浓度为0.5~4.0mol/L的羟胺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7~10min,滤出沉淀,将沉淀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四次,干燥后得到粒径小于400nm的铟粉。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纳米铟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4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