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数控玻璃贴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4016.9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杰 |
主分类号: | B65C1/02 | 分类号: | B65C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数控 玻璃 贴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标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自动数控玻璃贴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数控玻璃切割机,只能进行切割玻璃,但不具备自动贴标签功能,如需要在切割后的玻璃上加贴标签,则只能依靠人工加贴。因此整个工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贴错标签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数控玻璃贴标机,以改进公知技术中存在的功能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数控玻璃贴标机是应用于数控玻璃切割机的切割总成上,贴标机包括:
一标签带缠绕器(2),其下方设有第二导轮(8)和第三导轮(13),第二导轮(8)和第三导轮(13)之间设有标签检测器(4);
一标签脱离器(7),为一片状体,水平地置于第三导轮(13)和贴标机械手(1)之间;
一标签底纸缠绕器(10),由一电机(12)带动而转动,该电机(12)由电控系统(6)控制;
标签带(3)自第二导轮(8)穿过标签检测器(4),再经第三导轮(13)延伸至标签脱离器(7)靠近贴标机械手(1)的一端后返回至标签底纸缠绕器(10),标签底纸缠绕器(10)受电机(12)的带动而牵引标签带缠绕器(2)动作。
所述的全自动数控玻璃贴标机中,贴标机固定在切割总成的一端。
所述的全自动数控玻璃贴标机中,标签检测器为一光电检测器。
所述的全自动数控玻璃贴标机中,第三导轮(13)与标签底纸缠绕器(10)之间设第一导轮(5)和标签牵引器(9)。
本发明在公知的数控玻璃切割机的基础上加装了贴标总成,由贴标机自动为每一小块切割后的玻璃上预先设定的位置上加贴标签,贴标的准确度高,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错误,并节省人力管理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本发明的贴标起始位置和贴标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固定在公知的数控玻璃切割机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贴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贴标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贴标机完成在玻璃上贴标后的产品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贴标机械手,2 标签带缠绕器,3 不干胶标签带,4 标签检测器,5第一导轮,6 电控系统,7 标签脱离器,8 第二导轮,9 标签牵引器,10标签底纸缠绕器,11 标签机械手臂,12 电机,13 第三导轮,14 数控玻璃切割机刀盒总成,15 贴标机总成,16 标签。17 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贴标机是安装于一个金属或塑料的盒体内,与盒体一起构成贴标机总成15。该贴标机总成15是固定于公知的数控玻璃切割机刀盒总成14的一端,在本发明的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是固定在数控玻璃切割机刀盒总成14的左端。
本发明的贴标机其具体构成如图2所示:一标签带缠绕器2,其下方设有第二导轮8和第三导轮13,第二导轮8和第三导轮13之间设有标签检测器4,该标签检测器4为一公知的光电检测器,当标签带通过标签检测器4时,由第二导轮8和第三导轮13保持标签带的平直状态,以便减少标签检测器4的检测失误。
标签脱离器7,为一片状体,水平地置于第三导轮13和贴标机械手1之间。第三导轮13引导过来的标签带越过标签脱离器7的上方至靠近贴标机械手1的标签脱离器7的一侧后180度地折返,经第一导轮5和标签牵引器9缠绕在标签底纸缠绕器10上。标签底纸缠绕器10是受一电机12的控制而转动,该电机12则受电控系统6的控制而工作。即,标签带自第二导轮8穿过标签检测器4,再经第三导轮13延伸至标签脱离器7靠近贴标机械手1的一端后返回至标签底纸缠绕器10,标签底纸缠绕器10受电机12的带动而牵引标签底纸缠绕器10动作。
标签带在标签脱离器7的一侧后180度地折返时,由于标签底纸较薄且软,而标签相对地较厚且质地较硬,因此在折返时标签带上的标签16与标签底纸剥离,剥离出的标签被位于标签机械手臂11的贴标机械手1所吸附。当标签机械手臂11受电控系统6的控制作上下运动时,驱动贴标机械手1将吸附的标签粘贴在玻璃17的预定位置上。
请参阅图3,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如下,由于本发明的玻璃数控切割机为公知设备,且不是本发明讨论的重点,因此以下的叙述中不对玻璃数控切割机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杰,未经王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4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组方
- 下一篇:用于制造摩擦片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