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体检方法和自动化体质评估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33685.4 申请日: 2014-05-29
公开(公告)号: CN103976719A 公开(公告)日: 2014-08-13
发明(设计)人: 聂品;梁华勇;于智楼 申请(专利权)人: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5/0205 分类号: A61B5/0205
代理公司: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代理人: 姜明
地址: 250101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动态 体检 方法 自动化 体质 评估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计算机体检方法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动态体检方法和自动化体质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广大群众体检主要是去医院和各级医疗诊所,由护士协助做各项体检,然后手动记录后将体检报告交给医生做各类医学和健康判断。这种体检方式既耗时,也耗费大量人力,造成人们排队时间长,体检成本高。同时静态的体检方式也很难判断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压力时,出现的体征急剧变化。掩盖了某些人群体质上一些潜在的严重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体检方法和自动化体质评估系统,有效针对现有体检方式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使用两种压力情况下的体征测量值作为评估体检人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状况的动态参考数据,结合各项静态体检的正常值,可以衡量体检人在缺氧和运动情况下血压和心律是否存在危险变化;其中憋气测量血氧,血压和心律,并且记录深呼吸后到血氧值降低到94%和90%所需的时间T1和T2,以及最低血氧值SpO2_l;连续下蹲30次后测量血氧,血压和心律,并且记录完成时间T1`,下蹲速度S和T2`时间后血氧,血压和心律的恢复值。

做完动态体检测量后,产生数据的高值, 恢复值和变化差值比例;然后对比静态参考值来评估体检人心肺功能和循环系统,后台大数据云计算分析流程对体检人的各项静态和动态体征数据做加权打分,然后按照年龄段和性别分类后,分析该个体样本在总体数据中的分布位置来衡量其健康程度和差异特性。

憋气测量步骤中将测出血压在器官组织缺氧情况下的最高值,结合静态体征参考值以判断体检人是否存在鼾症和高血压,以及鼾症者夜间睡眠缺氧时出现中风和心肌梗塞的危险程度。同时该项测试中记录的血氧值降低到94%和90%所需的时间T1和T2,以及最低血氧值SpO2_l能够间接反映体检人的肺活量。

连续下蹲测量步骤102中将测出血压和心律在较激烈运动中出现的最高值,结合静态体征参考值以判断体检人是否存在心律过速和高血压。同时该项测试中记录完成30次下蹲的时间T1`,计算下蹲速度S能够间接反映体检人的下肢力量和关节强度。记录预设T2`时间后血氧,血压和心律的恢复值能够反映体检人的心肺功能和循环系统效率。

嵌入式算法需要根据体检人输入的年龄和性别来判断静态体检后进行哪种动态体检项目,选择条件为算法的一部分;若做憋气测试,该算法将对时间T1和T2,以及最低血氧值SpO2_l做判断,是否属于正常值域范围;所有体检项目的正常值域范围为算法的一部分;对鼾症者夜间睡眠缺氧时出现中风和心肌梗塞的危险分析基于血压最高值和变化差值比例,参考基线为算法的一部分;若做连续下蹲测试,该算法将对时间T1`和下蹲速度S做判断,是否属于正常范围;预设T2`恢复时间和正常范围设定为算法的一部分,体检项目关联表和体检结果病症判断表是算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参考依据。

后台大数据云计算分析流程收集所有体检样本,并预设各项体检项目的正常值范围;然后对样本做评分和数据分布的解析,第一部分为静态体检项目的综合加权评分,判断肥胖程度,发育/老龄化情况,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第二部分为动态体征值的变化情况加权评分,判断鼾症,体质缺氧反应,体质运动反应和身体恢复能力,大数据分析还包含对同一个体检人的所有样本趋势分析,以判断健康改善,或者恶化情况。

本发明所涉及的算法和软件具有通用性。可以移植到各类体检平台上,只要能提供基本的体征测量模块(身高,体重,血氧,血压,心律)即可。这样可以有效联合各个体检设备产商,降低体检平台成本,促进广大用户参与体检,更加准确细致的了解自己身体健康情况,从而减少慢性病演化到重症疾病的风险,尽量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随着更多人的参与,后台大数据云计算的功能将大大提高,更好的做横向(人与人之间)和纵向(个人生长老化过程)比较,形成良性循环。

本发明旨在提高体检准确率和体质判断能力,大幅缩减体检时间和降低人力成本,有利于大众健康管理的部署和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嵌入式动态体检算法流程图。

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3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