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少渣冶炼前期倒渣的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33273.0 申请日: 2014-05-29
公开(公告)号: CN105132612B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虞大俊;王多刚;倪修华;邓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1C5/36 分类号: C21C5/36;C21C5/35
代理公司: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代理人: 顾进
地址: 21003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转炉 冶炼 前期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少渣冶炼工艺,特别涉及一种转炉少渣冶炼前期倒渣的控制方法,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工艺中,转炉铁损与炉渣渣量密切相关。近年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国内外钢铁企业相继开始试验研究日本新日铁公司的MURC(Multi-refining Converter)转炉炼钢工艺—“双渣+留渣”冶炼工艺,“双渣+留渣”冶炼工艺流程为:加入废钢、兑入铁水→转炉脱硅、脱磷→排前期脱磷渣→吹炼脱碳升温→转炉出钢→留渣。该工艺将常规转炉冶炼划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前期)主要进行脱硅、脱磷处理,脱硅、脱磷结束后摇炉倒出部分高磷含量的炉渣,然后进行第2阶段(后期)吹炼,主要进行脱碳升温和部分脱磷,吹炼结束后出钢,并将炉渣留在炉内供下一炉冶炼使用,下一炉在留渣的情况下装入废钢、铁水,然后重复进行第1和第2阶段吹炼,并以此循环往复。其中第1阶段倒出足够的高磷含量的炉渣是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第1阶段的倒渣率低不仅仅会影响到终点磷含量控制,同时会使原辅料消耗与钢铁料消耗大幅增加。

中国专利CN 102212643 A公开了“一种转炉少渣冶炼工艺”,该专利对少渣冶炼工艺进行了介绍,但该专利并未涉及如何控制前期排渣问题。

中国专利CN 102965466 A公开了“一种提高转炉脱磷阶段倒渣量的工艺”,该工艺主要通过炉渣流动性的控制来实现前期倒渣,其存在的问题有:(1)该工艺的炉渣中FeO含量控制过低,倒炉时渣中带铁严重;(2)该工艺未对炉渣泡沫化程度进行控制,对倒出炉渣的量未进行直观的测量,仅仅通过摇炉角度和排渣时间是很难稳定的控制前期排渣量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少渣冶炼前期倒渣的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转炉“双渣+留渣”冶炼工艺前期炉渣难以倒出及倒渣率波动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方法通过采用合理的造渣制度、吹炼制度,加入适量炉渣发泡剂、控制倒渣点,确保在转炉少渣冶炼能够稳定、顺利地倒出前期炉渣。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炉少渣冶炼前期倒渣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转炉顶底复合冶炼,投入金属主料的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铁水75~92%,余量为轻型废钢;

b、转炉吹炼脱硅、脱磷,转炉脱硅、脱磷期的供氧量为冶炼炉次总供氧量的26%~34%,转炉脱硅、脱磷期的枪位控制为高枪位→低枪位→高枪位,供氧强度控制为2.7~3.5Nm3/min/吨钢,先采用高枪位,控制吹氧量为总供氧量的4%~6%;再采用低枪位,加强搅拌,控制吹氧量为总供氧量的18%~22%;最后再采用高枪位,提高炉渣中FeO含量,控制吹氧量为总供氧量的4%~6%;转炉脱硅、脱磷期石灰的加入量,入炉铁水中w[Si]≤0.3%时,不需要加入石灰;入炉铁水中0.3%<w[Si]≤0.7%时,石灰加入量为3~11kg/吨钢;入炉铁水中0.7%<w[Si]时,石灰加入量为8~15kg/吨钢,铁矿石加入量为0~30kg/吨钢;

c、转炉脱硅、脱磷期结束后向转炉内加入炉渣发泡剂,炉渣发泡剂为冷压球,其化学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TFe 47%~57%、CaO 8.5%~13%、MgO 2.8%~3.6%、SiO2 2.8%~5.5%、ZnO 5.0%~5.5%、MnO 0.68%~0.75%和H2O 3%~6%,加入量为2~8kg/吨钢;

d、前后摇转炉1~3次,角度为15~20°,后将转炉炉体倾动至65~70°,在该角度保持5~10秒后,再缓慢将转炉炉体倾动至75~85°进行前期倒渣。

e、转炉吹炼脱碳,脱碳期的供氧量为冶炼炉次总供氧量的66%~74%,供氧强度控制为3.1~3.6Nm3/min/吨钢;石灰加入量为20~40kg/吨钢,轻烧镁球加入量为5~10kg/吨钢;转炉脱碳渣(转炉终点渣)二元碱度(w(CaO)/w(SiO2))为3.3~4.3;炉渣中MgO质量分数为8.5%~11.5%。

f、转炉吹炼结束后出钢;

g、转炉出钢结束后,将脱碳渣全留在转炉内进行溅渣护炉。

重复本发明步骤,开始下一炉钢水的冶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3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