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串口进行弹载计算机软件更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3073.5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9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邱耀明;陈公仆;吴旭亮;何昱;张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 |
地址: | 43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串口 进行 计算机软件 更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载计算机软件更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串口进行弹载计算机软件更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弹载计算机上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的更新需要通过仿真器将上位机和弹载计算机板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接口相连,将DSP的开发软件Code Compose Studio(CCS,代码调式器)生成的可执行文件(*.bin)通过专门的烧写程序下载到弹载计算机flash的相应扇区中。但是在产品研制后期,弹载计算机往往被安装在密闭的结构件中,仿真器无法直接与JTAG相连。在此种情况下,要进行软件更新时,必须拆下结构件才能连接仿真器对软件进行更新,操作极为不便,工作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串口进行弹载计算机软件更新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弹载计算机软件更新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串口进行弹载计算机软件更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上位机和弹载计算机通过串口建立通信;
(2)上位机软件将编译器生成的目标程序文件以分包数据方式通过串口发送给弹载计算机;
(3)弹载计算机对接收到的每个数据包进行校验和计算,正确则写入flash中的临时扇区暂存;
(4)所有数据包接收并写入临时flash扇区后,计算所有数据的总校验和,并和上位机软件发送的总校验和相比判断二者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将所有数据包写入正式flash扇区,对弹载计算机重新上电,软件更新完成。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
上位机向弹载计算机发送软件上传请求,并发送目标程序文件(*.bin)的数据长度和扇区数;
弹载计算机在接收到软件上传请求后,首先申请一个扇区长度的缓冲区;若缓冲区申请成功,则继续后续接收目标程序文件的步骤;若缓冲区申请不成功,则软件更新过程终止。
更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数据包的有效数据最长为32字节,并在每个数据包加上2字节的校验数据,弹载计算机每接收一个数据包,即计算该数据包的校验和,并同该数据包的2字节的校验数据进行比较,相同则继续接收,否则终止更新。
更进一步地,在所有步骤开始之前,通过逻辑模块关闭DSP外部复位源以及不必要的中断源,防止在软件升级过程中因外部复位导致升级失效;并且,通过UPS电源持续对弹载计算机供电,防止升级程序时因意外断电写入失败导致系统崩溃。
本发明利用串口对弹载计算机软件进行更新,按照通讯协议,上位机发送软件更新文件数据到弹载计算机板,弹载计算机计算每一包的校验和之后,将新软件首先写入到临时flash扇区。软件全部接受完毕后,再读出临时flash扇区中的程序数据计算校验和,若和上位机发送的校验和一致,再将临时flash扇区中的程序读出,写入到正式flash扇区中。同样,再次读出正式flash扇区中的程序数据,计算校验和,若何上位机发送的校验和一致,则表明软件更新成功。上述的多重校验过程,充分保证了上传软件的正确性。此外,在软件更新完成之后,必须对弹载计算机板重新上电,以加载新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串口进行弹载计算机软件更新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基于串口进行弹载计算机软件更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过程中对flash扇区存储内容划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串口进行弹载计算机软件更新的方法是以弹载计算机板上的通信串口作为通道,对弹上DSP软件进行更新。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弹载计算机上DSP软件的更新需要通过仿真器将上位机和弹载计算机板JTAG接口相连,将DSP的开发软件CCS生成的可执行文件(*.bin)通过专门的烧写程序下载到弹载计算机flash的相应扇区中。但是在产品研制后期,弹载计算机往往被安装在密闭的结构件中,仿真器无法与JTAG直接相连。在此种情况下,要进行软件更新,必须拆下结构件才能连接仿真器对软件进行更新,操作极为不便,工作效率极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30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将流程图转换为可执行语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