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锂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它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2957.9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权世晩;郑址权;朴容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项化工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康泉;王珍仙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锂电池 负极 活性 物质 制备 方法 包括 | ||
1.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
含有球形石墨的核部分;和
含有低结晶碳材料并涂布在所述核部分的表面上的涂层,
其中,小于或等于2000nm的孔的体积为0.08ml/g或更小,并且
振实密度为1.1g/cm3或更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颗粒密度在1000kgf/cm2的压力下为1.6g/cm3或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球形石墨为天然石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低结晶碳材料为石油基沥青、煤基沥青、中间相沥青碳化的产物、低分子重油、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蔗糖、煅烧过的焦炭或它们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球形石墨的平均粒径为5μm至3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低结晶碳材料的平均粒径为1μm至7μm。
7.一种制备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包括:
混合球形石墨和低结晶碳材料;
通过使用等静压机获得所述球形石墨和所述低结晶碳材料的复合物;以及
热处理所获得的复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混合球形石墨和低结晶碳材料通过机械研磨法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机械研磨法在1,000rpm至10,000rpm之间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热处理所获得的复合物在氮气、氩气、氢气或它们的混合气体的气氛下进行。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热处理所获得的复合物在700℃至3000℃的温度下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球形石墨,包含0.1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所述低结晶碳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包括
获得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
含有球形石墨的核部分;和含有低结晶碳材料并涂布在所述核部分的表面上的涂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获得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小于或等于2000nm的孔的体积为0.08ml/g或更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获得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振实密度为1.1g/cm3或更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获得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颗粒密度在1000kgf/cm2的压力下为1.6g/cm3或更大。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球形石墨为天然石墨。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低结晶碳材料为石油基沥青、煤基沥青、中间相沥青碳化的产物、低分子重油、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蔗糖、煅烧过的焦炭或它们的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球形石墨的平均粒径为5μm至30μm。
20.一种制备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包括:
用等静压机压制球形石墨;
解聚等静压地压制过的球形石墨;
混合所解聚的球形石墨和低结晶碳材料;以及
热处理所获得的混合物。
21.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
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和
电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项化工技术公司,未经浦项化工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9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