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机械式表计数据采集及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2674.4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华;张道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9 | 分类号: | G01D5/39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机械式 数据 采集 诊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式表计的应用,尤其是一种通过采集变电站机械式表计的表盘图像,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判读出表计的示值,然后采用智能技术诊断出表计示值所反映设备的状态,从而实现变电站表计数据采集及诊断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无需工作电源、不受电磁干扰影响等优点,机械式表计在GIS、变压器等重要电力设备的压力、密度、温度测量应用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在现有变电站中,大量的机械式表计如sf6压力计、sf6密度计、温度控制器等运行在现场,实时监控主设备的状态,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优点,机械式表计的不足也十分明显:这些表计无法将测量值直接输出。因此,如要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必须到现场才能观测到表计的示值,现有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无法实现遥测功能。
目前,通常解决方法是在变电站管理规范中做出明确要求,规定运行值班人员定期到现场巡视读取、记录表计的示值,然后分析表计示值,对于异常情况通知检修人员进行维修。这种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个典型的110kV的内桥式GIS变电站中,大约就有40个左右的机械式表计,因此机械式表计巡视抄表、状态诊断工作量大,占用时间多,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人工巡视抄表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于同一表计示值,不同运行人员可能会得到不同结果,可能会出现误抄或漏抄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机械式表计数据采集及诊断系统,该系统无需对原表计进行改造,即可实现表计示值的采集功能,继而诊断出表计示值所反映设备的状态,系统能够在强干扰环境中可靠运行,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提高了变电站管理的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电站机械式表计数据采集及诊断系统,
由实时摄像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和状态诊断系统四部分构成,
所述实时摄像系统安装在表计的表盘上,实时拍摄表计的表盘图像,
由上述实时摄像系统所拍摄的视频信号或数字信号,采用视频线或数据线传输至图像采集系统,
由上述图像采集系统进行格式转换、编码压缩,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通过通讯接口传送至图像识别系统,
所述图像识别系统采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表计的示值,
表计为文字或字符式,示值自动判读可直接调用通用OCR程序完成;表计为指针式,则调用指针示值判读子程序,指针示值判读子程序流程如下:
首先读取表计初始信息,包括:指针圆心位置(x0,y0)、指针起始点(xmin,ymin)、指针最大值点(xmax,ymax)、起始点数值Nmin、最大点数值Nmax,这些信息在系统初始化时通过人工点取输入;
然后通过霍夫变化得到直线簇及其角度θn,这些直线需包含在指针图像内,且经过直线的点数大于根据具体表计确定的阈值点数;对直线簇的角度θn求平均值,得到指针中心失径直线的角度θ;
最后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表计示值N:
所述状态诊断系统对识别出的表计示值进行诊断,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产生预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相混输轴流泵叶轮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便型自动保护排水泵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