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媒体文件的下载方法及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2625.0 | 申请日: | 2014-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燕;邵春菊;赵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媒体 文件 下载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媒体文件的下载方法及终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终端确定用户输入的流媒体文件的下载参数,其中,所述下载参数为表征下载数据量的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载参数,确定当前需要下载的流媒体文件分片的第一数据量;所述终端向服务器请求下载所述第一数据量的流媒体文件分片。由于根据用户需求确定当前需要下载的流媒体文件分片的数据量,从而可避免终端一次性从服务器下载过多的流媒体数据,导致无线资源以及骨干网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并且,根据用户需求确定需要下载的流媒体文件分片的数据量还可实现用户体验和资费之间的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媒体文件的下载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网络上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目前主要有全部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式。全部下载方式需要多媒体文件全部下载完毕才能播放,由于多媒体文件通常较大,同时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采用全部下载方式常常需要数分钟甚至数小时才能下载完毕一个多媒体文件,因此,采用全部下载这种处理方法的延迟很大。
流式传输方式是指将音/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由多媒体信息服务器向客户端连续、实时传送的方式。使用流式传输技术传输的连续时基媒体称为流媒体。在这种流式传输方式下,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数十秒的下载即可进行观看播放数据。其特点是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当流媒体数据在客户端上播放时,流媒体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从服务器内继续下载。采用流式传输方式的流媒体播放技术避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全部从网络上下载完毕才能观看的缺点。
在流媒体播放技术中,在开始播放流媒体数据之前需要将流媒体数据下载到一个流媒体缓冲区(以下简称缓冲区)中。等待流媒体数据下载到缓冲区的过程称为缓冲,一般分为首次缓冲和再次缓冲。首次缓冲是指在流媒体文件开始播放前需要等待下载指定数据量(足以播放的数据量)的流媒体数据到缓冲区的过程,首次缓冲的等待时间是指从开始下载到下载了指定数据量的流媒体数据的时间。当下载的流媒体数据量达到指定数据量后,则读出该缓冲区内的流媒体数据进行播放,并在读出数据进行播放的同时继续向该缓冲区内下载后续的流媒体数据,从而连续播放。
再次缓冲是指一旦出现缓冲区内的流媒体数据被读取完,而发生的等待流媒体数据下载指定数据量(足以播放的数据量)的流媒体数据的过程。再次缓冲的等待时间是指从开始等待到下载了指定数据量(足以播放的数据量)的流媒体数据的时间。首次缓冲的等待时间、再次缓冲的几率以及再次缓冲的等待时间是衡量流媒体播放效率的重要指标。
目前的流媒体缓冲播放技术方案中,流媒体文件开始播放后,终端一次性从服务器下载大量的流媒体数据。如果用户中途放弃观看已下载的流媒体数据,则已下载未被播放的流媒体数据实际占用了无线资源以及骨干网资源,导致无线资源以及骨干网资源的浪费。并且已下载而未被用户观看的流媒体数据实际产生了资费,可能造成用户体验较差。
例如,一个流媒体文件的总数据量为500兆字节,终端一次性从服务器下载50兆字节的流媒体数据,假设50兆字节的流媒体数据能够播放10分钟,如果用户在播放了3分钟后就放弃该流媒体文件的播放,虽然用户只观看了3分钟,可最终还是会产生50兆字节的流量账单。且已下载未被播放的能够播放7分钟的流媒体数据实际占用了无线资源以及骨干网资源,导致无线资源以及骨干网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媒体文件的下载方法及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终端一次性从服务器下载过多的流媒体数据,导致无线资源以及骨干网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媒体文件的下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用户输入的流媒体文件的下载参数,其中,所述下载参数为表征下载数据量的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下载参数,确定当前需要下载的流媒体文件分片的第一数据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压式方便筷分开机构
- 下一篇:一种釉质膜表层红外辐射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