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式径流泥沙不同空间分布含沙量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2617.6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3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艺;申震洲;荆新爱;李伟伟;杨雪芹;肖培青;李勉;左仲国;冉大川;杨二;陈江南;康玲玲;李莉;鲍宏喆;黄静;董飞飞;孙维营;陈丽;顾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6 | 分类号: | G01N1/16;G01N1/20;G01N5/00;G01N15/02;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径流 泥沙 不同 空间 分布 含沙量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测量各类把口站所排放径流泥沙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监测装置,尤其是分析径流泥沙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细颗粒泥沙的含量,通过移动式径流泥沙监测槽的不同部位不同高度的取样孔进行时间序列取样,同时自动化测量流过移动式监测槽径流泥沙的流速、流深并按一定的时间步长进行泥沙量取样进行分析。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径流泥沙监测断面会收集经过该把口站的径流泥沙的时间分布过程,但是缺乏经过该把口站的径流泥沙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含沙量变化过程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不能分析径流泥沙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细颗粒泥沙的含量。通常在一个径流小区的观测期,测量人员会关注天气情况,当径流即将发生时,监测人员亲临现场,观测径流发生情况。有条件时,可观测径流起止时间。径流终止后,观测各小区或小流域的冲刷情况(对侵蚀程度严重的小区也记载侵蚀沟的情况及其分布)和植物覆盖度(%):量取分流桶、径流桶内泥水深。量取水深后,采用全深剖面采样器在集流桶不同部位采集(3~5)个径流样品放于小水桶中,搅匀小水桶混和水样,采集2瓶(1000ml采样瓶)泥水样,送回实验室采用沉淀烘干法测量含沙量。最后清扫承水槽淤泥并测含水量,确定承水槽土壤流失量,做好相关表格记录工作。及时清理分(径)流桶,检查阀门闭合情况、分(径)流桶情况及其小区状况,做好下次观测准备。同时,小流域把口站的观测会更加简单,观测人员通常只测定降雨开始和结束时间,然后每隔10-30min不等的时间步长测定一下通过把口站的径流泥沙的流速、流深和泥沙含量,最后统计出泥沙曲线进行粗略估算。
以往的小区或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或建立一个固定式的径流泥沙观测槽,或建设一个三角槽、三角堰,功能简单且使用完之后即废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且观测槽、三角堰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收集径流过程中不同浑水深度的含沙量,对一些随着研究的深入急需要了解不同径流浑水深度的含沙量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存在什么分布规律的科学研究造成了瓶颈问题。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上的试验进一步深入碰到的以上问题而制造的一系列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往在研究中对径流泥沙观测资源的浪费和需要了解不同径流浑水深度的含沙量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径流泥沙观测资源浪费的办法,以及测量不同径流浑水深度的含沙量测量办法,为径流泥沙观测站的重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做出了贡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监测装置包括在集水槽后方设置有由马达带动的迎水面设置有钉刺的挂污带,设置在所述挂污带的出水口后方有用于拦截较大杂质的拦污栅,以进水口面向迎水面的方式在拦污栅出水口后方设置有可移动式的三角槽,所述三角槽前段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面积为2平方米的用于承纳挂污带带过来的杂质的存污库,所述三角槽的内边壁上设置有用于直接读取水位的标准水尺,所述三角槽内四分之二处设置有不同径流浑水深度的取样孔,所述三角槽内四分之三处分别通过流速仪固定支架以及流深仪固定支架隔空架设有SVR流速仪和PTJ301流深仪,所述三角槽的出水口底部设置有一根出口至UGT泥沙自动采集系统中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槽所在水槽中间的岸边均对称设置有支架和绞车,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绞车的钢绳的活动端绕过滚轮并连接在水槽的中部,同时在三角槽的取样孔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径流泥沙下漏的橡胶垫。
所述不同径流浑水深度取样孔按照每隔5厘米平均分布,共设有20个取样孔;通过调节水槽的高度,使得取样孔能够采集到不同水深的泥沙含量。
所述三角槽的顶角角度为90度,两边与地面各成45度角;两条边垂直高度为1米,长度为2米。
所述三角槽为可移动装置,当两端绞车收钢绳时,会抬起水槽;放钢绳时,下放水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以往对径流泥沙观测资源的浪费和不能测量不同径流浑水深度的含沙量的难题,为径流泥沙观测站的重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做出了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可移动式径流泥沙不同空间分布测量装置俯视图
图2是可移动式径流泥沙不同空间分布测量装置横截面图
图中1.集水槽,2.杂草,3.树枝,4.挂污带,5.电动马达,6.钉刺,7.拦污栅,8.存污库,9.标准水尺,10.不同径流浑水深度取样孔,11.流速仪、流深仪固定支架,12.SVR流速仪、PTJ301流深仪,13.UGT泥沙自动采集系统,14.三角槽顶边,15.三角槽底边,16.三角槽出口,17.绞车,18.钢绳,19.滚轮,20.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暖透气外套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化学反应加热可间断使用的烟草抽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