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波传动轮齿啮合及柔轮变形动力学特性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2483.8 | 申请日: | 2014-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阎绍泽;马东辉;吴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谐波 传动 轮齿 啮合 变形 动力学 特性 测试 系统 | ||
1.谐波传动轮齿啮合及柔轮变形动力学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基座、谐波支架、电机支架、滑动架以及两套激光位移传感器平移系统;
所述基座的主体为底座(21),并在底座(21)上设置两条平行的T型槽;
所述谐波支架通过T型滑块与底座(21)上的T型槽配合,并在谐波支架上固定谐波减速器(3);
所述电机支架通过T型滑块与底座(21)上的T型槽配合,并在电机支架上固定伺服电机(6);
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联轴器(4)和传动轴(7)与谐波减速器(3)连接;
所述滑动架位于谐波支架和电机支架之间,并跨过传动轴(7),具体结构为:作为滑动架主体结构的第一滑动架支架(8)和第三滑动架支架(20)相互平行,两者间通过若干根金属柱、两个第二滑动架支架(9)以及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滑动架支架(8)和第三滑动架支架(20)底端分别设置矩形凸缘,用来与底座(21)上的T型槽配合;
所述两套激光位移传感器平移系统的结构相同,具体为:在第一滑动架支架(8)上设置一组滑槽,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布置的方形滑槽以及两个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长方形滑槽;十字形的第二滑动架(14)的四个臂分别经过四个滑槽,其水平臂的两端分别通过固接的滑块与两个沿水平方向布置的长方形滑槽配合;第二滑动架(14)的竖直臂两端分别设置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长方形滑槽,第一滑动架(10)的两端通过固接的滑块与第二滑动架(14)竖直臂两端的滑槽配合,激光位移传感器(15)与第一滑动架(10)固定连接;第一螺杆(12)水平设置,一端与第一滑动架支架(8)固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架支架(8)上长方形滑槽内的滑块连接,通过转动第一螺杆(12)使滑块及第二滑动架(14)在水平方向运动;第二螺杆(17)竖直设置,其一端与第二滑动架(14)固接,另一端第二滑动架(14)上长方形滑槽内的滑块连接,通过转动第二螺杆(17)带动第一滑动架(10)在长方形滑槽内沿竖直方向运动;
高速摄像机(1)固定于底座(21)上,设置在谐波减速器(3)一端,用来记录柔轮与刚轮的啮合过程;
电机控制器(5)设置于底座(21)上,用来控制伺服电机(6)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传动轮齿啮合及柔轮变形动力学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激光位移传感器平移系统相互垂直布置,使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5)分别位于谐波减速器(3)的上方和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传动轮齿啮合及柔轮变形动力学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12)和第二螺杆(17)经过的金属柱上开孔,第一螺杆(12)和第二螺杆(17)通过套筒、螺母和垫片与金属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传动轮齿啮合及柔轮变形动力学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为铜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传动轮齿啮合及柔轮变形动力学特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7)通过螺纹与销轴(2)的一端连接,销轴(2)的另一端与谐波减速器(3)通过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4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转向液压动力牵引车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振动锤可调偏心力矩驱动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