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2290.2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0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杨娟玉;卢世刚;闫坤;余章龙;王晗;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133;H01M4/1391;H01M4/1393;H01M4/48;H01M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秀青;熊国裕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复合 多孔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多孔电极由二氧化硅与石墨添加剂复合而成;二氧化硅在该复合多孔电极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30~60%;其微观结构中石墨添加剂颗粒形成连续相,二氧化硅均匀分布在石墨添加剂颗粒间隙中。
2.一种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多孔电极由二氧化硅与石墨添加剂复合而成;二氧化硅在该复合多孔电极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60~90%;其微观结构中二氧化硅形成连续相,石墨添加剂颗粒均匀分布在二氧化硅基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其特征在于:其孔隙率为30~60%,其电阻率≤5Ω·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其特征在于:其孔隙率为10~50%,其电阻率≥5Ω·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电极的孔隙率分布范围较窄,用压汞法测试的孔径分布曲线中仅存在1~2个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为气相法或共沉淀法生产的二氧化硅,其纯度≥9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添加剂为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导电剂、高纯天然石墨以及其他碳、石墨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二氧化硅与分散剂按质量比为(0.10~0.40)∶1混合制备成均匀的二氧化硅溶胶;
第二步:将得到的二氧化硅溶胶与石墨添加剂按质量比为(1.5~10)∶1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浆料;
第三步:将混合浆料在80~120℃环境下干燥12~48小时,然后粉碎成粒度≤1mm的粉体,并将粉体制成成型坯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水、汽油、醇类、酮类或酯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的成型方法为模压或模灌成型、等静压成型或热压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成型的压力为0.5~30MPa,保压时间为1~20min。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静压成型的压力为100~200MPa,保压时间为1~20min。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多孔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成型的温度为800~1400℃,压力为5~100MPa,保压时间为15~3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2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