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光源晒青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32230.0 | 申请日: | 2014-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4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墩旭;黄瑞光;黄志鹏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光源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光源茶叶加工晒青技术。
背景技术
潮州是中国三大乌龙茶的主要产区之一,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与天气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茶叶采摘之后如果没有经过太阳光的晒青,茶叶产品的质量就无法提高。长期以来潮州茶叶产区“靠天吃饭”的现状给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茶叶晒青是形成乌龙茶、普洱茶、白茶、红茶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晒青目的:1、利用太阳光的照射,热能和风的萎凋蒸发鲜叶的部分水份。首先是细胞间隙中游离水,大部分通过气孔,少量通过角层蒸发;叶质变为柔软,适合于摇青。2、在光热作用下,细胞液流动,浓度增大,开始一系列化学变化。3、让叶升温,部分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叶绿素在光和酶的作用下分解。
鲜茶叶晒青一般掌握的程度:1、叶面光泽消失,转为暗绿色,发出微微的青菜味。2、叶片柔软,第一二叶鞘下垂,顶尖叶缘部分略卷,嫩梗折弯不脆断。3、晒青失水率为10-15%。4、鲜叶应均匀一致,没有“伤青”“死青”,保持鲜灵性。
传统的晒青采用日光晒青法,由于茶叶都产自山区,每当茶叶采摘加工季节,特别是我国是春茶采摘加工季节,总是春雨连绵,雨天无法完成晒青,不少茶农放弃采摘,往往因此而错过采摘期,严重地影响茶叶产量:有的茶农冒雨采摘则因为无法晒青而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人造光源茶叶加工晒青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采用金属卤化物灯具(bora-1000型),该灯具工作电压220v、灯管管压135v、色温6800lx、工作电流8A、启动电流10A、灯具数量6套。
该灯具以春季每天15:30分至16:30分太阳光为参照对象,通过改变灯内不同卤化物的配比,使灯具光线达到光谱密集,高亮度、高色温、有一定热辐射效果;光谱适合晒青要求。
2、通过改变灯管结构和反光器结构确保灯管的有效光连续均匀。
3、设置一处独立的晒青空间,结合窗门和自转风球随时控制晒青空间的通风状态,确保人造光源的热能作用于茶鲜叶,避免“伤青”“死青”。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人造光源茶叶加工晒青技术能解决阴雨天乌龙茶晒青的困难。
2、由于有了人造光源茶叶加工晒青技术,阴雨天气加工茶叶能保证质量,茶农可以根据茶园的生长情况从容地安排采摘茶叶,于是可以防止茶芽老化和因为老化而弃采的现象,避免减少茶芽老化的损失。
3、人造光源茶叶加工晒青技术可以延长每天采茶工的采茶时间。
4、人造光源茶叶加工晒青技术可以优化碰青杀青等加工茶叶的人力资源组合。
5、人造光源茶叶加工晒青技术既可利用闲置房间架设灯具,也可以利用住宅、加工场顶部搭建透光棚,透光棚在正常天气或时雨时晴或晚间都可以晒青。
总之采用采用金属卤化物类灯具代替太阳光的人造光源晒青技术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约人力开支,既可以挽回每年因天气原因损失的30%茶产量,又可以稳定的提高茶叶加工水平和茶品的质量。是在乌龙茶加工生产中有着茶变革性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金属卤化物灯具结构示意图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采用金属卤化物灯具(bora-1000型),该灯具工作电压220v、灯管管压135v、色温6800lx、工作电流8A、启动电流10A、灯具数量6套。
该灯具以春季每天15:30分至16:30分太阳光为参照对象,通过改变灯内不同卤化物的配比,使灯具光线达到光谱密集,高亮度、高色温、有一定热辐射效果;光谱适合晒青要求。
2、通过改变灯管结构和反光器结构确保灯管的有效光连续均匀。
3、设置一处独立的晒青空间,结合窗门和自转风球随时控制晒青空间的通风状态,确保人造光源的热能作用于茶鲜叶,避免“伤青”“死青”。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试验案例进行说明:
1、实验灯具
金属卤化物灯具(bora-1000型)
工作电压220v、灯管管压135v、色温6800lx、工作电流8A、启动电流10A、灯具数量6套。
2、实验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墩旭;黄瑞光;黄志鹏,未经林墩旭;黄瑞光;黄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