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黑麦草、蚯蚓养鱼的生态种养模式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1108.1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强;李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7/033;A01G1/00;A23K50/80;A23K50/00;A23K10/30;A23K10/20;A23K1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薯 麦草 蚯蚓 养鱼 生态 模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尤其涉及一种甘薯、黑麦草、蚯蚓养鱼的生态种养模式。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产养殖,特别是大宗鱼类,利润空间小。主要原因是饲料成本高,饲料养殖的鱼的肉质差,高附加值的高档鱼类又面临销售难的局面。另一方面甘薯的种植、运输、储藏成本较大,销售价格低,劳动力日益紧张,发挥不出甘薯的高效利用价值。基于这些问题,有必要将甘薯的高效种植利用与生态养鱼技术相结合,以解决现有状况下养鱼饲料成本高、肉质差、甘薯的低效能利用的不利局面,以形成新型的环保生态种养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薯、黑麦草、蚯蚓养鱼的生态种养模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甘薯、黑麦草、蚯蚓养鱼的生态种养模式,包括:
选择两亩标准鱼塘进行鱼类养殖;选择标准蚯蚓池一个,进行蚯蚓养殖;选择两亩标准土地进行黑麦草、甘薯的种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选择两亩标准鱼塘进行鱼类养殖的技术要点如下:
选择水深两米左右,采光、水源、水质、防洪都很好的标准鱼塘两亩;
对标准鱼塘进行前期消毒处理,一周后存水,两周后投放鱼苗,其中,50~100克左右的花莲鱼150尾、白莲400尾、草鱼800尾,25~100克鲤鱼1000~1200尾;
鱼苗期利用120伏功率可带动的充氧机对鱼塘进行每天三次以上的充氧处理,防止鱼苗出现缺氧情况;
随时观察鱼苗健康情况,若发现死鱼查找原因做出相应处理,并补齐鱼苗;
鱼苗期以粉状食物和新鲜嫩碎草饲料为主,其中粉状食物由玉米、小麦、豆类构成,质量比为6∶3∶1。
进一步,所述选择标准蚯蚓池一个,进行蚯蚓养殖的技术要点如下:
选择两平米利水遮阴的标准蚯蚓养殖池一个,其中蚯蚓养殖池中的培养土由沙土混合发酵5至7天的牛粪构成,沙土比重占20%~50%;
放置蚯蚓种,一个月左右蚯蚓可作为鱼的动物蛋白,培养土可作为甘薯、黑麦草的有机肥。
进一步,所述选择两亩标准土地进行黑麦草、甘薯的种植的技术要点如下:
选择土质松散、肥厚、适合薯类生长并离鱼塘和看守处较近的标准土地两亩;
种植便于管理、剔除的黑麦草作为冬春期鱼料;
选择一亩种植有黑麦草的土地与叶菜型甘薯蒲薯53连作;
选择一亩种植有黑麦草的土地与川薯217连作;
待甘薯藤蔓长旺盛就可选择嫩青部分砍碎作为鱼饲料投放喂养;
甘薯成熟前期可适量投放煮熟的薯茎喂养,后续慢慢增加投放量。
其中一亩连作甘薯优选甘薯蒲薯53的主要原因是:此品种苗、藤长势旺,分蘖性、再生能力强,薯茎产量高等优势,有利于中期嫩青鱼饲料的供应;
一亩连作甘薯优选川薯217的主要原因是:此品种苗藤长势适中,薯茎产量和淀粉含量更高,有利于后期大量薯茎鱼饲料的供应。
本发明栽培模式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该生态种养模式可以有利的节省劳动力成本,带来比常规种养殖方法更高的经济价值;
2.利用甘薯藤蔓、茎块就近就地作为鱼的鲜饲料,减少了甘薯的运输储藏成本,实现了甘薯的高效低成本利用;
3.利用黑麦草与甘薯连作,周年满足鲜鱼饲料的供应;
4.配套蚯蚓养殖,不仅为鱼养殖提供丰富、高含量的动物蛋白,同时也为甘薯、黑麦草种植提供优质生态有机肥;
5.生态的鱼养殖比饲料的鱼养殖更安全,口感更鲜美,经济价值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甘薯、黑麦草、蚯蚓养鱼的生态种养模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甘薯、黑麦草、蚯蚓养鱼的生态种养模式,包括:
选择两亩标准鱼塘进行鱼类养殖;选择标准蚯蚓池一个,进行蚯蚓养殖;选择两亩标准土地进行黑麦草、甘薯的种植。
所述选择两亩标准鱼塘进行鱼类养殖的技术要点如下:
选择水深两米左右,采光、水源、水质、防洪都很好的标准鱼塘两亩;
对标准鱼塘进行前期消毒处理,一周后存水,两周后投放鱼苗,其中,50~100克左右的花莲鱼150尾、白莲400尾、草鱼800尾,25~100克鲤鱼1000~1200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1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HPV的疫苗
- 下一篇:一种可被电磁加热的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