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0653.9 | 申请日: | 2014-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3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斌;李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3/38 | 分类号: | E06B3/38;E05D5/14;E05D1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安装领域,尤指一种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行业标准JGJ214-2010《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中,第4.9.3章节提到,外窗采光性能构造设计宜采取下列措施:
1、窗的立面设计尽可能减少窗的框架与整窗的面积比;
2、按窗的采光性能要求合理选配玻璃;
3、窗立面分格的开启形式满足窗户日常清洗的方便性。
然而,传统窗户结构的“框窗比”较大,使得室内的采光面积减少,室内照明的能耗增加;同时,增大了感热面和放热面的表面积,对窗户的整体热工性能有较大影响。
传统的窗户结构窗扇较多、横竖分格较多,直接导致人们通过窗户观赏或瞭望的视野受到极大的限制。虽然说固定窗可以使玻璃的面积增大、视野更广,但是固定窗无法解决室内通风换气的功能,而且固定窗和推拉窗、外开窗、外悬窗一样,室外侧的玻璃清洁非常困难,清洁时若将身体探出窗外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都受到雾霾天气影响,多地PM2.5指数居高不下,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然而治理雾霾无疑是场持久战,普通的空气净化器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效果毕竟有限,其易耗品更换的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窗安装结构,解决目前的窗户框窗比较大、室外清洁困难等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窗安装结构,包括:
窗体,四周设有边框;
建筑主体,设有供安装所述窗体的窗洞和设于所述窗洞四周的安装框;
阻尼器,支撑连接于所述边框和所述安装框的侧部;
以及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框底部的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边框底部的上板、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上板的限位组件、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枢接结构连接所述底板,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枢接结构连接所述上板。
本发明窗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枢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底板第一侧的一对第一套筒、形成于所述连接件第一端的第二套筒、以及一对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套筒设有适配于所述第一螺栓的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置于所述一对第一套筒之间,所述第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一套筒以及所述第二套筒并螺合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螺纹,且所述第一螺栓的前部形成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插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绕所述延伸段转动。
本发明窗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枢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上板第一侧的一对第三套筒、形成于所述连接件第二端的第四套筒、以及一对第二螺栓,所述第三套筒设有适配于所述第二螺栓的内螺纹,所述第四套筒置于所述一对第三套筒之间,所述第二螺栓穿设所述第三套筒以及所述第四套筒并螺合于所述第三套筒的内螺纹,且所述第二螺栓的前部形成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插设于所述第四套筒内,所述第四套筒绕所述延伸段转动。
本发明窗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底板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结构。
本发明窗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五套筒,所述第五套筒枢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二侧。
本发明窗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二端设有第六套筒,所述第六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栓的延伸段,并置于所述第三套筒和所述第四套筒之间。
本发明窗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端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件设有滑槽,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第一端设有穿设连接所述限位孔的连接柱,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端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窗体打开或关闭时,所述连接柱于所述限位孔内滑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第一端于所述滑槽内滑动。
本发明窗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窗体关闭时,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处于的水平面高于所述连接件第一端处于的水平面。
本发明窗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窗体关闭时,所述第一折边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折边向上倾斜设置。
本发明窗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套筒上设有支撑结构,所述窗体关闭时,所述支撑结构抵靠于所述铰链组件的底板,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底板的相接处的中心垂线与所述窗体的重心垂线重合。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06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液压驱动坑道钻机
- 下一篇:一种可遮雨的双层窗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