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TMB接收机的多带宽应用方法及对应的DTMB接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30582.2 | 申请日: | 2014-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房海东;潘长勇;王谦;康宁;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5/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tmb 接收机 带宽 应用 方法 对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TMB(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接收机的多带宽应用方法及该方法对应的DTMB接收机。
背景技术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即DTMB)于2006年8月30日由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发布,并将于2007年8月1日起实施。此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为强制标准,是地面无线电视的基础性标准。相继于欧洲的DVB-T(Digital Video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Terrestrial)、美国的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和日本的ISDB-T(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Broadcasting-Terrestrial)三种国际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TTB)标准,DTMB于2011年12月正式被国际电联认可,成为第四个国际DTTB标准。这四种标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调制方式,其中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都采用了基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多载波调制技术,而美国标准则使用了8-VSB(Trellis-Coded8-Level Vestigial Side-Band)的单载波调制方式。中国的DTMB标准集成了单多载波的优势,既可以采用多载波模式,也可以采用单载波模式,在支持单频网,抗干扰能力,频频利用率,接收门限,支持多业务等方面,比其他三个标准具有明显技术优势。
2013年初,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下发的《关于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境内市场销售的40英寸及以上的电视机应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境内市场销售的所有尺寸电视机都应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在上述截止日期之前生产的不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的库存产品,在销售时应配送地面数字电视机顶盒。可见,DTMB以其系统容量大、传输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等优势而迅速发展和普及。
DTMB在6/7/8MHz带宽的应用中,在国际上都具有技术领先的优势,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视频无线回传、新闻热点无线回传、消防、公共安全等方面开始应用窄带无线广播,例如2MHz带宽的无线广播回传。但现有的ATSC标准、DVB-T标准、ISDB-T标准、以及DTMB标准,仅仅支持6/7/8M带宽的广播应用,而现有的其他窄带广播,都不是标准应用,都是根据开发设计者需要,单独设计调制器和接收机,应用范围非常狭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DTMB接收机的多带宽应用方法及对应的DTMB接收机,用于解决现在DTMB接收机不适用于窄带广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DTMB接收机的多带宽应用方法,所述DTMB接收机包括相互连接的调谐器和DTMB接收芯片,调谐器接收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传输给DTMB接收芯片,DTMB接收芯片接收中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TS码流输出,所述多带宽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所需带宽为B1,DTMB接收芯片的原接收带宽为B2,DTMB接收芯片的原参考时钟为fclki,则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所需带宽的参考时钟fclkf:
fclkf=fclki*B1/B2;
步骤S2,更改调谐器中的中频滤波器带宽,使其大于或等于所需带宽B1;
步骤S3,根据奈圭斯特抽样定律,使DTMB接收芯片接收的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IFlow为小于fclkf/2-B1/2且大于B1/2的值;
步骤S4,根据DTMB接收芯片接收的中频信号的中心频率IFlow,设置DTMB接收芯片所需要的中心频率为IFlow*2^32/fclk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0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桩基础陆地风电塔架基础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球形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