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缆索风雨激励作用模拟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0020.8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傅中秋;吉伯海;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1H9/00;G01M7/06;G01N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缆索 风雨 激励 作用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结构性能实验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缆索风雨激励作用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和越江跨海工程建设的需要,千米级的斜拉桥已经出现。拉索是斜拉桥的关键构件,考虑到拉索的柔性、相对较小的质量及较低的阻尼,在风雨作用下发生的所谓拉索风雨激振现象,往往引起拉索的大幅度振动, 它是目前已知的拉索振动形式中最强烈的一种,影响桥梁的安全运营和拉索的使用寿命。
风雨振动是20世纪80年代才发现的一种斜拉索风致振动现象,指在一定风速范围内,由于风、雨联合作用而引起的、处于一定姿态的斜拉索的大振幅振动。日本的Hikami在名港西大桥上首先发现风雨激振现象;Aratsu桥在建造时就发生了强烈的拉索振动,观测到的最大振幅为300mm;2000年建成的南京长江二桥,在通车前就发生了强烈的风雨激振, 最大振幅超过500mm,致使用来减振的拉索油阻尼器遭到了破坏。
为了研究风雨激振机理,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阶段风雨激振的研究手段主要有现场观测、风洞试验和理论分析。现场观测是最早用于研究风雨激振的手段,但是现场观测影响因素较多,为后处理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风洞试验成本较高,资源少,不易开展。此外拉索风雨激振又是一个固、液、气三相耦合系统,难以准确建立其运动微分方程。因此目前针对斜拉索的风雨激振研究尚缺乏一种有效的研究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缆索风雨激励作用模拟实验装置,不仅能够调节风、雨等级,振动模态可捕捉,而且雨水可循环利用,环保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缆索风雨激励作用模拟实验装置,包括矩形试验机架、试件、风荷载模拟系统、雨荷载模拟系统、模态捕捉系统和激励系统,所述试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矩形试验机架两侧的钢板墙上;所述风荷载模拟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试件两侧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传输电流;所述雨荷载模拟系统设置在试件上方的矩形试验机架上,包括雨水生成装置,所述雨水生成装置包括雨槽,所述雨槽一侧设有进雨孔,雨槽内设有多个雨孔,所述雨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雨量控制孔,其内设有雨量控制杆,用于控制雨孔内雨水量;所述模态捕捉系统包括光源和光线感应屏,所述光源设置在试件一侧,沿其传播方向设置有光线感应屏;所述激励系统包括套环和激励器,所述套环的一端扣在试件上,另一端与激励器连接,所述激励器包括塑料纤维、拉力传感器、弹簧、垫片和挡片,所述套环的下端设置有塑料纤维,塑料纤维、拉力传感器和弹簧依次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挡片相连,所述弹簧与挡片之间设有垫片;
所述缆索风雨激励作用模拟实验装置还设有雨水循环系统,所述雨水循系统统包括雨水收集槽、水泵和水箱,所述雨水收集槽设置在试件下方,与试件、雨水生成装置同轴设置;所述雨水收集槽收集从雨水生成装置产生的雨水,通过出水管将水运输至水箱,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经过进水管再送至雨水生成装置;
所述试件的两端通过锚具分别固定在矩形试验机架两侧的钢板墙上;
设置在试件两侧的电磁铁通过支撑杆固定在矩形试验机架上;
弹簧与挡片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垫片。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风荷载模拟系统根据改变输入电流的大小模拟不同等级的风荷载;雨荷载模拟系统是利用不同大小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下降过程中水滴与试件产生碰撞,使水滴的重力势能部分转化为试件的动能,通过改变雨槽的有效雨孔面积来控制雨量的等级;
雨水循环系统是将雨水收集槽与雨槽建立联通关系,利用水泵调节水压,使雨水自动从雨水收集槽中流向雨槽并最终又回到雨水收集槽,达到雨水的重复利用;
模态捕捉系统是通过在试件下部设置光源发射光信号,试件上部设置光线感应屏以接收光信号,当光信号遇到试件时则不能被光线感应屏接收,最后光线感应屏上所有未接收光信号的区域即为试件的模态,研究人员可将光线感应屏信号再次转化,转化为图像形象的显示出来;
激励系统的是利用强度有限的塑料纤维材料突然断裂,并在断裂瞬间能量释放效应这一原理,使试件产生初始振动;
整个实验过程,由所述激励系统施加初始激励,同时所述风荷载模拟系统、所述雨荷载模拟系统模拟风雨共同作用使试件受力,并利用所述模态捕捉系统捕捉不同受力状态的振动模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风雨激振作用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0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