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燕尾打手装置的棉花剥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9883.3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 |
主分类号: | D01B1/02 | 分类号: | D01B1/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燕尾 打手 装置 棉花 剥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剥壳机,具体是一种新型燕尾打手装置的棉花剥壳机。
背景技术
棉花成熟后,棉花与棉花壳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提取棉花时都需要将两者分离,通过棉花采摘机采摘棉花,需要将部分未成熟的棉花催熟,从而一次性采摘,此种方式不仅棉花产量低,且投入较高。所以,目前常用的为棉花剥壳机,将棉花采摘下来后,通过棉花剥壳机进行剥壳。但是,目前的剥壳机一般只能解决剥壳问题,棉花与棉花壳分离效果不佳,且分离过程中很容易破坏棉花的质量;目前,大多数打手装置中,多片针板通过螺钉与打手架连接,不仅加工和组装工序繁琐,尤其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振动,很容易使固定针板的螺钉松动,轻者导致针板摆动,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重者导致针板脱离,若不能及时发现,甚至会卡坏打手架。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当叶片磨损,需要更换时,需要拆除整片针板。这样会造成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捷,而且节约材料,有效地防止叶片因振动而产生的轴向移动的新型燕尾打手装置的棉花剥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燕尾打手装置的棉花剥壳机,包括桶体、打手装置和筛网;所述桶体上方设有进料口,且桶体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打手装置;所述打手装置上的转轴穿过桶体设于桶体内,且转轴上设有键槽;所述打手装置上设置有打手架体;所述打手架体两端固定安装有盘头;所述盘头通过胀套与转轴连接;所述打手架体的筒状外表面上设置梳理针和至少两条轴向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若干条,均匀分布于打手架体的外表面,且由打手架体的一端延伸到打手架体的另一端;所述梳理针直接设置在打手架体表面;所述的叶片的下端呈燕尾部;所述的打手架体上有与所述叶片下端形状相匹配的燕尾槽;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呈漏斗状;所述桶体的侧壁设有出口,出口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出料筒;所述出料筒连接有筛选筒;所述筛选筒呈“L”形,包括竖筒和横筒,横筒远离竖筒的一端向上倾斜,与水平面的角度为三十度,竖筒垂直于出料筒,且与出料筒相通,竖筒上设有与横筒相对设置的用于连接风机的进风口,出料筒、竖筒和横筒呈长方体形;所述出料筒远离桶体的一端设有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为钢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打手架体呈筒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中被剥离后的棉花和棉花壳一同落入到筛选筒内,通过风机将棉花和棉花壳吹出,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棉花和棉花壳被吹出不同的距离;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将棉花和棉花壳分离,且不需要再进行分离处理,能够保证棉花的质量;打手装置的打手架的外表面没有针板,并且在该打手架外表面直接设置梳理针和叶片;在操作过程中,不可能发生针板与打手架脱离的情况,保证了该装置正常运行,延长了使用寿命,且叶片的下端为燕尾部,所述的打手架上有与所述叶片下端形状相匹配的燕尾槽;当叶片磨损,只要抽出叶片予以替换,不仅操作简捷,而且节约材料;所述的打手架上的燕尾槽两侧分别设置有用限位弹片可以有效地防止叶片因振动而产生的轴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燕尾打手装置的棉花剥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燕尾打手装置的棉花剥壳机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燕尾打手装置的棉花剥壳机中打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新型燕尾打手装置的棉花剥壳机中部分打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燕尾打手装置的棉花剥壳机,一种新型打手装置棉花剥壳机,包括桶体1、打手装置5和筛网9;所述桶体1为钢制材质,其上方设有进料口2,且桶体1下方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打手装置5;所述打手装置5上的转轴51穿过桶体1设于桶体1内,且转轴51上设有键槽4;所述打手装置5上设置有打手架体54;所述打手架体54呈筒状,打手架体54两端固定安装有盘头53;所述盘头53通过胀套52与转轴51连接;所述打手架体54的筒状外表面上设置梳理针56和至少两条轴向设置的叶片55;所述叶片55若干条,均匀分布于打手架体54的外表面,且由打手架体54的一端延伸到打手架体54的另一端;所述梳理针56直接设置在打手架体54表面,而非多片针板相连而成,在使用过程中,机械振动不会导致针板与打手架分离,也不会造成整个装置的毁损,采用整体式的打手架体54和梳理针56,能够保证该装置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的叶片55的下端呈燕尾部;所述的打手架体54上有与所述叶片55下端形状相匹配的燕尾槽;在使用过程中,当叶片55磨损,只需要更换叶片,而不涉及针板,更换过程简捷,而且不需要拆除整片针板,节约了材料;所述的打手架体54上的燕尾槽两侧分别设置限位弹片57;在打手装置中,所述叶片55在打手架体54的带动下转动,虽然一般不会产生沿轴线移动的状况,但是,如果打手架体54不是处于完全水平的状态,机械振动也可能会使叶片55发生轴向位移,为了避免叶片55因振动而产生轴向移动,在打手架体54上的燕尾槽两侧分别设置有用限位弹片57,叶片55被两个限位弹片57卡在打手架体54上的燕尾槽中,在安装上叶片55后,拨动限位弹片57,使之与叶片55相触,避免叶片55因振动而产生轴向移动;所述桶体1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挡板9,环形挡板9呈漏斗状,避免棉花直接落入到桶体1的底部,将棉花向打手装置5聚拢,使棉花能够得击打,使剥离效果更佳;所述桶体1的侧壁设有出口,出口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出料筒6;所述出料筒6连接有筛选筒7;所述筛选筒7呈“L”形,包括竖筒和横筒,横筒远离竖筒的一端向上倾斜,与水平面的角度为三十度(横筒向上仰,使通过风机吹起的棉花和棉花壳能够呈现自由落体落下,从而实现分离),竖筒垂直于出料筒6,且与出料筒6相通,竖筒上设有与横筒相对设置的用于连接风机的进风口8,出料筒6、竖筒和横筒呈长方体形;被剥离后的棉花和棉花壳一同落入到筛选筒7内,通过风机将棉花和棉花壳吹出,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棉花和棉花壳被吹出不同的距离;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将棉花和棉花壳分离,且不需要再进行分离处理,能够保证棉花的质量;所述出料筒6远离桶体1的一端设有筛网9;剥离后的棉花和棉花壳通过离心力由出料筒6穿出,筛网9能够将小颗粒漏出,同时能够防止棉花飞出,具有过滤的作用;工作时,将棉花(包括淋过雨、半开、棉桃晾晒后裂开的棉花),从进料口2中掷入桶体1,靠电机3传动扭矩,带动转轴51上的打手装置5,打手装置5高速旋转击打棉花,实现剥棉。棉花碎渣受风力作用从筛网9飞出,棉壳混合物进入筛选筒7,再经风机向进风口8吹风,使棉壳混合物受风力作用飞出,由于密度不同实现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未经张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亲水性纤维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皮革合成鞣剂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