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平面集成的高增益圆极化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29570.8 | 申请日: | 2014-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郝张成;刘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36;H01Q1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黄成萍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平面 集成 增益 极化 天线 | ||
1.一种便于平面集成的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介质基片(1)、上金属层(21)、下金属层(22)和金属化通孔,所述金属化通孔贯穿介质基片(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上金属层(21)和下金属层(22);所述金属化通孔分为三组阵列,第一组阵列组成谐振腔(4),第二组阵列组成理想金属加载结构(5),第三组阵列组成微扰通孔(6),所述理想金属加载结构(5)位于谐振腔(4)内部中心位置,所述微扰通孔(6)位于谐振腔(4)内部起微扰作用;在上金属层(21)上设置有有限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2),所述有限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2)作为天线单元的馈电结构;在下金属层(22)上设置有四条辐射缝隙(3),所述四条辐射缝隙(3)分别位于谐振腔(4)的四侧,作为天线单元的辐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平面集成的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在上金属层(21)上蚀刻出缝隙作为有限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2),在下金属层(22)上蚀刻出缝隙作为辐射缝隙(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平面集成的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单元的工作模式为谐振腔(4)的高次简并模式;谐振腔(4)的轮廓设计为矩形或椭圆形,具体尺寸根据所述高次简并模式进行计算;理想金属加载结构(5)的轮廓根据所述高次简并模式的场型进行设计,要求不能破坏所述高次简并模式的场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平面集成的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理想金属加载结构(5)的轮廓根据所述高次简并模式的场型进行设计为曲形、矩形、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5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核性能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时高精度ACFM裂纹状态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