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培育海水珍珠的马氏珠母贝黑壳品系的选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29444.2 申请日: 2014-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3975883A 公开(公告)日: 2014-08-13
发明(设计)人: 刘志刚;刘锦上;朱晓闻;白成;孙小真;邬思荣;陈静;张文府;方文珊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代理人: 刘广生
地址: 5240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培育 海水 珍珠 珠母 贝黑壳 品系 选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动物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涉及培育海水珍珠的马氏珠母贝黑壳品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马氏珠母贝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珍珠贝科、珠母贝属种类,是用于生产海水珍珠的重要品种。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海峡南部沿海,日本也有分布。60年代中国成为马氏珠母贝养殖珍珠(俗称“南珠”)的出口国,国际上公认中国出产的南珠质量在世界首屈一指,九十年代“南珠”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但近年来,随着马氏珠母贝种质退化,珍珠质量和产量逐年下降,珍珠产业效益明显滑坡,昔日辉煌的“南珠”产业正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培育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育珠性能好的马氏珠母贝新品种迫在眉睫,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在马氏珠母贝新品种培育上,首个由海南大学研究成功的马氏珠母贝“海优1号”杂交品种,于2012年度通过第四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56号,见附件1),成为目前马氏珠母贝唯一的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2-002-2011,亲本来源为印度养殖群体♂×三亚野生群体♀,该品种的父本为2000年引进的马氏珠母贝印度养殖群体,母本为马氏珠母贝三亚野生群体,自2000年起,分别经连续7代闭锁群体选育后,采用 “经济杂交”的方法杂交得到的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后代;该品种生长速度快,成珠率高,优质珍珠比例高。与海南省当地养殖马氏珠母贝相比,1龄贝的壳高、体重分别提高15.31%和24.90%,成珠率提高15.90%,优珠率提高17.68%;该品种适宜在海南、广西和广东等地海水水体中养殖。但该品种也存在重要的缺点,一是缺乏明显的形态遗传标记,容易与其它品种混淆;二是该法利用“经济杂交”培育的新品种处于杂合状态,其优良经济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只能利用一代,每次利用必须再次通过上述两个不同地理种群进行杂交制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两个地理种群进行隔离保种,成本高,且容易混淆。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720691,公开一种从野生或养殖群体中选出金黄壳色特征明显的个体为亲本进行群交建立基础群体;按照壳色和壳重量指数性状对基础群体进行群体选择;经过3-5代选择后,选群中金黄壳色个体比例能达到95,壳重量指数提高20%以上。该发明仅从壳色和壳重量两个指数进行群体选择,难以选出遗传稳定的优良品系。

本发明生产新品种的方法与前述不同,采用的途径为“育成杂交”,即利用两个不同地理种群进行杂交,然后对杂交后代以黑壳色为遗传标记,进行若干世代的闭锁选育繁育,最终获得经济性状优良且遗传稳定的新品种用于推广,此法培育的新品种纯合度高,优良经济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可连续多代利用,其它种苗场可以自主生产,有利于市场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氏珠母贝一个黑壳品系的选育技术。经过该技术选育出来的黑壳品系,可克服现有马氏珠母贝养殖品种的种质退化,提高南珠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南珠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黑壳品系具有确切的黑壳色形态遗传标记且优良性状可稳定遗传,可克服“海优1号”杂交品种缺乏明显的形态遗传标记,容易与其它品种混淆及处于杂合状态,优良经济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只能利用一代,每次利用必须再次通过上述两个不同地理种群进行杂交制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两个地理种群进行隔离保种,成本高,且容易混淆等缺点。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确定育种目标及方案

2.杂交亲本选择及选配

3.亲贝性腺促熟培育

4.两品种简单育成杂交

5.最优杂交组合选择

6.黑壳品系育成

7.黑壳品系培育优质珍珠

⑴一种用于培育海水珍珠的马氏珠母贝黑壳品系的选育方法,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为:

育种目标:以黑壳色为遗传标记,以大壳高、大壳宽、大体重、高成活率为育种目标,培育出形态特征明显、经济性状优良、遗传性能稳定、可用于培育高产优质海水珍珠的马氏珠母贝新品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