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29149.7 | 申请日: | 2014-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红;庞飞;伍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宏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智能 交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车辆日益增多,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现有的交通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目前城市交通中的诸多问题,以及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设计一个适合城市发展需求的智能交通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现在很多驾驶员不能在交通过程获得有利的指引和引导,往往在交通过程中因为寻找或者迷路造成交通道理拥挤和堵塞给其他交通行驶人员很大的麻烦,而且这样也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交通一直瘫痪到底,如果能建立起一个信息服务指引平台,实时通过无线网络和短信等方式来进行高效的引导工作,即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现在的智能交通系统进行完善,从而使城市交通更加通畅,方便、快捷、有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信息中心、基站集群和信源,信息中心通过网络通讯与基站集群相连,基站集群通过射频通讯与信源相连;所述的信息中心包括城建系统、交通系统、车主驾驶员海量客户群、信息服务平台和系统运行管理平台,城建系统、交通系统、车主驾驶员海量客户群均与信息服务平台相连,信息服务平台与系统运行管理平台相连。
根据上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其中,所述的基站集群包括汽车信息数据库、基站控制系统、汽车图像资料数据库、信息采集基站和监控拦截基站,汽车信息数据库、基站控制系统、汽车图像资料数据库均与信息采集基站和监控拦截基站相连。
根据上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其中,所述的信源为车卡;所述的车卡内设置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读卡器与处理器相连,处理器分别与交通信号灯和指挥中心相连。
根据上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其中,所述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无线网络或短信方式与车主驾驶员手机进行信息传递。
根据上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其中,所述的基站集群设置有备用服务器和备用电源。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种检测设备感知到的路况和车辆信息及时、准确地发送到交通信息中心,交通信息中心对城市交通实时监控并为各种事故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提升了交通智能化管理能力和事故应急能力;能利用电子标签技术识别车辆、实时掌握车辆信息、记录违规驾驶,实现智能化管理减少了人力的投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交通信号处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信息中心1、基站集群2和信源3,信息中心1通过网络通讯与基站集群2相连,基站集群2通过射频通讯与信源3相连;所述的信息中心1包括城建系统11、交通系统12、车主驾驶员海量客户群13、信息服务平台14和系统运行管理平台15,城建系统11、交通系统12、车主驾驶员海量客户群13均与信息服务平台14相连,信息服务平台14与系统运行管理平台15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基站集群2包括汽车信息数据库21、基站控制系统22、汽车图像资料数据库23、信息采集基站24和监控拦截基站25,汽车信息数据库21、基站控制系统22、汽车图像资料数据库23均与信息采集基站24和监控拦截基站25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信源3为车卡31;所述的车卡31内设置有电子标签A,电子标签A通过无线射频读卡器B与处理器C相连,处理器C分别与交通信号灯D和指挥中心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信息服务平台14通过无线网络或短信方式与车主驾驶员手机进行信息传递。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基站集群2设置有备用服务器和备用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宏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宏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9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研究液晶显示器光电特性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沙粒启动风速观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