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学习跨数据域子空间的图像内容识别的分类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8632.3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1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方正;张仲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66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学习 数据 空间 图像 内容 识别 分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学习跨数据域子空间的图像内容识别的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对待分类的各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抽取,将图像数据转化成可用于分类的数值型数据;
S20:输入各目标图像数据域和辅助数据域的数据特征,以及对应辅助域数据的用于训练的类属标签数据,对数据建立用于几何调节的谱图邻接图,具体包括:
S201:输入辅助数据域和目标数据域的用图像特征表示的训练样本数据,包括:辅助数据域SIFT特征表示的图像数据,对应的标签信息矩阵,拟类标签矩阵,以及目标域SIFT特征表示的图像数据;
S202:构建目标数据域的图像数据的邻接图;
S30:对步骤S20中输入的图像数据、标签信息和建立的邻接图,建立数学模型,具体包括:S301:建立跨数据域子空间学习模型;
S302:在学习得到的子空间中建立分类模型;
S303:对目标域图像数据的预测标签进行局部流形结构化约束,在预测标签上添加正则项进行调节;
S304:将步骤S301得到的学习跨数据域子空间的模型和步骤S302的分类模型,S303中得到的正则项整合起来,得到统一的数学模型;
S40:根据S30中建立的数学模型,根据推导的各个变量的更新公式,以交替迭代的方式更新子空间中基向量的构建系数、数据在子空间中新的表示特征、分类器系数和在目标域图像数据上预测的拟类标签;
S50:利用S40中得到的拟类标签矩阵,预测目标域图像数据的分类标签,以此分类标签对目标图像数据进行分类。
2.一种基于学习跨数据域子空间的图像内容识别的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预处理模块:对待分类的各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抽取,将图像数据转化成可用于分类的数值型数据;
数据输入处理模块:从图像预处理模块中输入各目标图像数据域和辅助数据域的各数据特征,以及对应辅助域数据的用于训练的类属标签数据,对数据建立用于几何调节的谱图邻接图;
建模模块:根据数据输入处理模块中输出的数据、标签信息和建立的邻接图,建立数学模型:结合跨数据域子空间学习模型、作用在子空间数据表示特征上的分类模型、目标域数据局部流形的几何结构调节,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并输出;
参数迭代更新模块:根据建模模块输出的数学模型,推导各个变量的更新公式,以交替迭代的方式更新跨数据域子空间基向量的构建系数、数据在子空间中新的表示特征、分类器系数和在目标域图像数据上预测的拟类标签;
图像数据分类模块:利用参数迭代更新模块中得到的拟类标签,预测目标域图像数据的分类标签,以此分类标签对目标图像数据进行分类;
其中,所述数据输入处理模块用于包括:
输入辅助数据域和目标数据域的图像特征表示的训练样本数据,包括:辅助数据域用图像特征表示的数据,对应的标签信息矩阵,拟类标签矩阵,以及目标域用图像特征表示的数据;
构建目标数据域的数据邻接图;
所述建模模块用于包括:
建立学习跨数据域子空间的模型;
在学习得到的子空间中建立分类模型;
对目标域图像数据的预测标签进行局部流形结构化约束,在预测标签上添加正则项进行调节;
将得到学习跨数据域子空间的模型、子空间中的分类模型和预测标签上的正则项整合起来,得到统一的数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86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聚酯纤维绝缘板的新型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刀双割储物式水果切割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