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掺配水煤浆的油泥调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8401.2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9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元;扈广法;齐永红;王燕;李霁阳;许磊;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00;C10L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7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掺配水煤浆 油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掺配水煤浆的含油污泥调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煤浆是由煤、水及添加剂按一定比例经物理研磨混合后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煤基燃料,水煤浆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等特点,可用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代油、代气、代煤燃烧,是当今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水煤浆主要用于加压煤气化制备合成气继而进行合成氨及甲醇工业,是煤化工产业的龙头。水煤浆要求良好的制浆工艺,需要制得的水煤浆具有较高的煤浆浓度、一定的粘度以保证良好的流动性、较好的稳定性及适宜的粒径分布以保证水煤浆在气化、燃烧时保持良好的特性。因此适宜的煤种、添加剂及配浆工艺对于水煤浆的制浆就显得极为重要。
油泥的主要成分为油、水及泥,其具有较好的热值和造气性能,如能将油泥按一定比例与煤、添加剂及水进行掺配,配制成含油泥的水煤浆后进行气化,可将常规油泥处理方法中难以利用的石油资源转化为合成气,并在1300℃高温处理下对油泥彻底进行无害化处理,剩余的泥沙转化为灰分可制水泥。因此,油泥掺配水煤浆造气与目前各种油泥处理相比较是一种工艺可行、经济性优良、工业化前景良好并且能对油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方法。但油泥由于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体系均一性差、分散能力不良且含有大量的胶质和大分子有机质等组分,如直接将油泥与煤、水及添加剂掺配进行水煤浆制浆将极大的影响制浆的成浆性及稳定性。因此,如何在不改变现有水煤浆制浆工艺的条件下将油泥掺配进入水煤浆系统就成为能否使用煤气化技术处理油泥的关键。
美国专利US4642715开发溶剂萃取-氧化处理组合的油泥处理工艺,处理后残渣可满足填埋环保要求,但存在溶剂使用量大、成本高、溶剂回收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中国专利CN102351389将油泥作为焦化原料处理,虽然可以充分利用油泥中原油资源,但对焦化装置冲击大,且将油泥中宝贵的石油资源炼焦也造成的浪费。中国专利CN201010183569.8将油泥直接与煤、水及添加剂掺配进入磨煤机,虽然可以对油泥进行制浆但油泥成分要求高、对油泥的适应性差,无法满足生产实际中由于油泥组分波动大而引起的水煤浆制浆稳定性及成浆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油泥由于其来源广泛、成分复杂、体系均一性差、分散能力不良且含有大量的胶质和大分子有机质组分,直接添加于现有水煤浆制浆系统内会造成掺配油泥的水煤浆成浆特性不良、粘度高、对气化烧嘴磨损严重、稳定性较差,对制浆系统工艺稳定性冲击较大等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将油泥直接添加于现有水煤浆制浆系统中的油泥预处理调质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步骤组成:
1、减量化分离处理含油污泥
将油泥注入油泥浓缩罐中进行絮凝沉降分离,油泥浓缩罐上部水分离后回注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下部含水油泥与调质剂混合后进入卧式螺旋离心机进行分离,调质剂的加入量是含水油泥质量的0.1%~5.0%,分离液进入真空转鼓压滤机进行压滤,滤饼与离心分离得到的油泥饼混合后作为待处理油泥。
2、超声辅助调质
将待处理油泥送入带机械搅拌及超声波强化装置的油泥调质罐中,加入待处理油泥质量0.5%~3.0%的降粘减磨助剂,在超声波作用下机械搅拌至充分混合均匀,得到调质后的油泥。
上述的调质剂是丙烯酰胺与含氟丙烯酸酯或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聚氧乙烯基醚或聚醚多元醇、重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道尔顿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按质量比10:1~5:2的混合物,所述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1000~200000道尔顿,其中含有摩尔分数为95%的丙烯酰胺单元,所述的含氟丙烯酸酯具体可以是全氟丙烯酸辛酯、全氟丙烯酸丁酯、全氟丙烯酸戊酯、全氟丙烯酸庚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具体可以是氟代甲基丙烯酸庚酯,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所述的聚氧乙烯基醚具体可以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等,聚醚多元醇具体可以是聚醚多元醇F-68、聚醚多元醇330N、聚醚多元醇DL-400D、聚醚多元醇DL-1000D、聚醚多元醇MN-3050D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8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桡动脉止血带
- 下一篇:一种线缆收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