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墙与外窗防渗保温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28391.2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帆;陶善飞;谭毅;袁杰;偰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B1/7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 防渗 保温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外墙与外窗连接施工方法,主要涉及施工现场外墙与外窗防渗保温施工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墙体与窗户连接处大部分均采用保温砂浆粉刷封口,部分工程粉刷层厚度大,此类方法存在两个缺陷:第一、保温砂浆层厚度较大,尤其是外窗侧边部位粉刷保温层后,窗框与混凝土基体间的间距较大,多遍粉刷补救后依然产生裂缝;第二、前后工序间施工缝的存在,使得窗外边产生渗水通道,引起窗户渗漏等质量通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外墙与外窗防渗保温施工方法,能够满足外墙的整体性,又可做好防水保温的的工序交接,最后对外墙进行,保温层防护,同时也避免了后期施工检修,节约了施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外墙与外窗防渗保温施工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步,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先浇筑好结构框架梁和窗垛子,立外窗边侧模板时突出外侧做企口增加30mm,整体浇筑砼,也可以在粉刷时,粉出企口30mm,企口与保温层同宽,与窗框外侧齐平;
第二步,安装窗框时,窗框与附加层间隙为15mm。窗框内加内撑,防止发泡剂膨胀造成窗框变形,打发泡剂时由内向外施打,外留15mm宽,待发泡剂凝固后外侧用防水砂浆封堵;对于带斜坡的外窗下坎细石混凝土浇筑,与窗框下口齐平,直角外窗则不需要;
第三步,在窗侧四周加贴网格布,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两遍,窗企口处采用防水砂浆粉刷,进行保温和抗裂处理,窗框四周打密封胶封堵。
在所述第二步中,防水砂浆与窗框接缝处留设3mm厚R型凹槽,进一步保证窗子与结构层的无缝链接,提高防水保温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外墙与外窗防渗保温施工方法,减小了窗框与混凝土基体间的间隙,且错开施工缝加设两道防水线;能够有效的防止裂缝及渗漏等质量通病;窗体封闭完整,保温效果好,节约能耗;能够避免后期修补和堵漏带来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结构框架梁和窗垛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带斜坡的外窗)。
图3是图1的左视图(直角外窗)。
图4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不包括结构框架梁,未进行防水保温处理)。
图5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不包括结构框架梁,已进行防水保温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外墙与外窗防渗保温施工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步,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先浇筑好结构框架梁1和窗垛子2,立外窗边侧模板时突出外侧做30mm企口3,整体浇筑砼,也可以在粉刷时,粉出30mm企口,企口与保温层同宽,与窗框外侧齐平;
第二步,安装窗框5时,窗框与窗垛子间隙为15mm,窗框内加内撑,防止发泡剂层7膨胀造成窗框变形,打发泡剂时由内向外(图中箭头方向)施打,外留15mm宽,待发泡剂凝固后外侧用防水砂浆8封堵;对于带斜坡的外窗,窗台4与窗框5间下坎细石混凝土6浇筑,与窗框下口齐平,直角外窗则不需要;
第三步,在窗侧四周加贴网格布11,在网格布外侧采用抗裂砂浆12粉刷,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9两遍,窗企口处采用防水砂浆粉刷,窗框四周打密封胶10封堵。
在所述第二步中,防水砂浆与窗框接缝处留设3mm厚R型凹槽,进一步保证窗子与结构层的无缝链接,提高防水保温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外墙与外窗防渗保温施工方法,减小了窗框与混凝土基体间的间隙,且错开施工缝加设两道防水线;能够有效的防止裂缝及渗漏等质量通病;窗体封闭完整,保温效果好,节约能耗;能够避免后期修补和堵漏带来的经济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8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华鳖环境友好型池塘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锑瓶用聚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