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溶解于乙醇的聚氨酯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27821.9 申请日: 2014-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3992459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0
发明(设计)人: 姜志国;田齐芳;郭辰;李夏;房松;程国华;唐功庆;孙志勇;于中振;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8G18/66 分类号: C08G18/66;C08G18/48;C08G18/34;C08G18/32;C08G18/10;C08L75/08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刘萍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溶解 乙醇 聚氨酯 树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解于乙醇的聚氨酯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可作为主体高分子树脂应用于涉及皮肤类医药产品,例如透皮贴剂骨架材料、液体绷带、烧伤保护涂层等。

背景技术

皮肤具有保护身体、抵御入侵、排汗降温、感知环境和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等功能,显示了高延展、强透湿和单传递等特性。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皮肤直接与外界接触,损伤时有发生,对于皮肤损伤的修复与保护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采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等对损伤皮肤进行更便捷、更有效的修复,一直是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起,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液体绷带的研制开发。液体绷带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柔韧性和强度。它能够与皮肤紧密贴合,并可局部运动、防水和透湿,能够满足如洗澡、游泳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液体绷带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便于观察伤口恢复情况。液体绷带还具有携带便捷、操作简单、抗菌性好、无毒、无致敏、无移除二次损伤、储存稳定、加工工艺简单等优点,正在逐渐取代传统伤口处理敷料。

美国专利US4987893,US5103812,US6627216B2,US6512023B1等一系列专利涉及聚二甲基硅氧烷液体聚合物涂覆材料,欧洲专利EP2511355A1发明一种防水型的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中国专利CN200610012150.X介绍了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醇、丙烯酸酯、丙三醇的外科用液体辅料,CN200410031161.3涉及一种液体创口贴及制备方法,CN201010584845.1介绍一种硝化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具有防水性的创面防护用液体绷带及其制备方法。此外,研究人员先后成功研制出氰基丙烯酸酯、氰乙酸乙二醇单乙醚、六甲基二硅氧烷、2,2,4-三甲基戊烷(异辛烷)、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等多种主体树脂材料的液体绷带产品。

液体绷带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主体树脂的材料特性。所使用的树脂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强度、柔韧性、卫生性能等。特别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防水透湿性能。湿润伤口愈合理论认为湿润环境利于伤口愈合,研究表明2000-2500gm-2day-1是最适宜的材料水汽透过率使用范围。聚氨酯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无致敏性、性能可调节性等优点能够作为液体绷带主体树脂材料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可以溶解于乙醇的聚氨酯树脂材料,通过筛选反应原料种类实现材料的乙醇溶解性及卫生性,通过调节反应物比例进行分子结构设计,从而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及防水透湿性。本发明致力于将所制备的可溶解于乙醇的聚氨酯树脂材料应用于液体绷带领域,并推广至透皮吸收等医用领域。本发明涉及的可溶解于乙醇的聚氨酯树脂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较好地溶解于乙醇体系,卫生性能良好。(2)良好的粘结性、柔韧性及强度,可较好地贴附在皮肤表面,对关节褶皱处亦能够提供较好保护。(3)优异的防水透湿性能,防止受损部位受到外界细菌侵害,并为受损皮肤提供良好的湿润恢复环境。(4)无毒性、无致敏性,适用于对传统橡胶类或其他类型伤口处理敷料过敏者使用。(5)材料透明,使用过程中便于观察伤口恢复情况。(6)储存稳定,工艺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选用聚醚多元醇提高聚氨酯的乙醇溶解性,选用亲水扩链剂提高材料的亲水性,通过扩链剂复配使用提高材料强度、韧性等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预聚体法,通过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预聚体,使用扩链剂对预聚体进行扩链,使用乙醇终止反应,最终通过蒸馏除去体系溶剂得到可溶解于乙醇的聚氨酯树脂材料。

本发明制备的可溶解于乙醇的聚氨酯树脂材料可作为液体绷带主体材料,同时还适用于透皮吸收等医用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溶解于乙醇的聚氨酯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20000之间,采用聚环氧丙烷多元醇,以下简称聚醚多元醇、多异氰酸酯、扩链剂和乙醇聚合而成;

该聚氨酯树脂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

以上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所述的异氰酸酯官能度为2~3,可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三聚己二异氰酸酯,其中优选IPDI。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官能度为2~3,可采用聚氧化丙烯二元醇PPG2000、PPG1000,其中优选PPG1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7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