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数据下基于DWT鲁棒水印的抗光照攻击人脸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27502.8 | 申请日: | 2014-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1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兵;杜文才;魏应彬;沈重;张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0228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基于 dwt 水印 光照 攻击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媒体信号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大数据下基于DWT鲁棒水印的抗光照攻击人脸识别方法。
技术背景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40年来日益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由于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高可接受,自然性,不易被人察觉等优势,因此其在娱乐、犯罪调查、门禁系统、军事等方面有较大用途。
目前人脸识别的方法主要是基于PCA、神经网络、SVM等机器学习方法,由于要进行训练学习,对于识别的样本较大,在大数据环境下,学习的时间较长,并且目前的人脸识别方法对于光照变化,表情变化或遮罩等比较敏感,因此如何解决在大数据环境下,抗光照变化、表情变化或遮罩等攻击的人脸识别方法意义重大。
数字水印技术最初是用于互联网上的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其重要特性为鲁棒性和不可见性;本发明可以把人的签名或ID号等作为水印隐藏在其对应的人脸图像中,利用水印的鲁棒特性实现人脸的识别,该算法特别对光照、遮挡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目前对于基于大数据环境下,抗光照、遮挡攻击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的较少,还没有看到公开的报道。因此研究基于DWT的鲁棒水印技术实现大数据下抗光照攻击的人脸识别方法,有较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高速、高鲁棒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具体公开了一种大数据下基于DWT鲁棒水印的抗光照攻击人脸识别方法,是一种零水印方案,水印的嵌入不影响原始的人脸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进行的: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的到“近似系数”和“细节系数”,根据小波原理可知。“近似系数”代表人脸图像的低频特性,反映的是人脸图像的主要轮廓;“细节系数”代表人脸图像的高频特性,反映的是人脸图像的细节信息。由于小波变换本身的抗几何攻击能力比较差,为此,我们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变换(DWT),然后在对反映低频特性的“近似系数”进行全局傅里叶变换(DFT),在DFT变换系数中,寻找一个抗光照攻击的特征向量,并将水印序列与该特征向量相关联实现水印的嵌入;然后对于待测图像,首先计算出其特征向量,然后计算待测图像和原始图像的特征向量的相关系数,利用相关系数最大值,实现人脸的检测;并完成了水印的提取。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水印的嵌入、人脸的识别和水印的提取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印的嵌入,包括:(1)对每个原始人脸图像F(n)进行小波变换,然后对近似系数进行全局DFT变换,得到原始图像的特征向量集合V(n);(2)利用密码学中的HASH函数,生成含水印信息的二值密钥序列Key(n),实现零水印的嵌入。第二部分为人脸的识别和水印的提取,包括:(3)待测人脸图像的特征向量V’的提取;(4)通过待测人脸图像与所有原始人脸图像之间的特征向量之间的NC最大值的确定,进行人脸识别;(5)利用存在于第三方的二值逻辑密钥序列Key(k)和待测人脸的特征向量V’,提取出待测图像中的水印W'(k);(6)水印的检测。
现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选择一个有意义的二值序列作为水印要嵌入人脸图像中,记为W={w(j)|w(j)=0,1;1≤i≤L};同时,选取设F为原始人脸图像,表示:F={f(i,j)|f(i,j)∈R;1≤i≤M1,1≤j≤N1}。其中,f(i,j)表示原始人脸的像素值。
第一部分:水印的嵌入
1)通过对每个原始人脸图像F(n)进行小波变换,然后对近似系数进行全局DFT变换,得到原始图像的特征向量集合V(n);
先依次对每个原始人脸图像F(n)进行L级小波分解获得逼近子图系数FAL(i,j)。由于小波分解级数越高,占用的分解时间便会越长,。在此,我们选用L=1。然后对逼近子图FAL(i,j)进行全局DFT变换,得到DWT-DFT系数矩阵FF(i,j),,在DWT-DFT系数矩阵FF(i,j)中选取前8×8个系数中的实部系数FF8(i,j),然后再对选取出的系数矩阵FF8(i,j)进行二值化处理,当系数大于或等于零时取1,小于0是取零,得到特征向量V,主要过程描述如下:
FAL(i,j)=DWT2(F(i,j))
FF(i,j)=DFT2(FAL(i,j))
FF8(i,j)=REAL(FF(i,j))
V(n)=BINARY(FF8(i,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7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点击式验证码的实现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