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热泵系统提取煤矿井下岩石热量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26943.6 | 申请日: | 2014-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擎;李海英;张国彤;王洪利;姬爱民;周宝生;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擎 |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3004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系统 提取 煤矿 井下 岩石 热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岩石热量的提取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热泵系统提取煤矿井下岩石热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热泵系统提取煤矿井下废弃巷道岩石内热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企业众多,随着煤碳的大规模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巷道。煤矿巷道系统多位于地表以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深处,井下巷道岩石层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且不受地面温度的影响,是地源热泵系统的良好冷热来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能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很多城市出现了能源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北方采暖地区大量的燃煤热电厂冬季超负荷运行,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目前已经达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南方夏热冬冷地区空调的使用也给当地的电能供应带来严峻的考验,拉闸限电现象非常普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当前国内外共同关注的能源问题。
热泵系统可将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作为热源或热汇,将换热器置入地下,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的转移,其性能系数可达5.0以上,被称之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但是普通土壤源热泵系统并不是适合所有建筑的,通常情况下地源热泵系统全年累计的土壤内释吸热量不相同,经过周期循环地下温度场可能得不到很好的恢复,常年运行的后果可能导致地埋管周围温度上升或者下降,从而直接影响整个热泵系统的性能,所以通常情况下,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使用一般只局限在全年累计释取热量相当的地区、且通常都用于低密度的小型公共建筑、酒店或独栋建筑。而水源热泵系统中闭式环路地下水系统要求回灌率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开式环路水系统存在腐蚀和结垢的巨大潜在可能性,因此,使用水源热泵系统时要求水量充足、水质好、具有稳定水位等严格要求,否则会造成热泵系统的效率下降。
利用热泵系统将煤矿井下的废弃巷道内的岩石潜热提取出来,用于城市供暖和夏季供冷,由于岩石的热扩散能力强,热源的温度非常稳定,可大大提高目前地源热泵的效率,达到很好的节约能源效果,而且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种通过采用热泵系统提取煤矿井下岩石的热能,解决地面建筑物的供暖及制冷需求,实现井下热量井上利用的一种采用热泵系统提取煤矿井下岩石热量的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热泵系统提取煤矿井下岩石热量的方法,它以煤矿矿井岩层中的低品位热能为热源,采用热泵技术对地下深层岩石中的热量进行提取和充分利用,分为利用煤矿井下岩石热源供暖和利用煤矿井下岩石热源制冷步骤,利用井下水循环系统、热泵机组为用户供热或制冷,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煤矿井下岩石热物性实验,在井下选择钻孔位置用钻机钻孔,钻孔深度为80~100米,往成型的钻孔内下管,采集钻孔内的热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测得岩石层的导热系数及热扩散能力;
b、在井下岩石层打孔:钻机采用正循环回转重力加压的钻进方式,将钻机钻速由低到高进行调节,钻孔深度为80~100米,孔间距为3-4米,各孔采用水平布置方式,单孔沿深度方向上倾斜20~30°角度;
c、井下埋管及回填:将埋管放入井下,使用高标号水泥作为回填层将埋管覆盖;
d、系统设计及安装:
井下水循环系统主要由岩石埋管和换热器组成,热泵机组主要由冷凝器、压缩机和蒸发器组成,井下换热器采用全焊式高承压换热器,承受压力为5~10MPa,热泵系统的整体性能系数大于等于5.0,全焊式高承压换热器与井下埋管连接,通过管路与热泵机组连接;
冬季热泵机组的冷凝器与用户末端系统换热,制冷剂被冷凝后将热量供给用户;
夏季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与用户末端系统换热,制冷剂被蒸发后将冷量供给用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全焊式高承压换热器是5~10MPa的全焊式板壳式换热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井下埋管采用HDPE管作为地埋管,地埋管的管口内径为32mm,为单U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擎,未经张宇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6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