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染液微波均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25998.5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6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钟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茂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14 | 分类号: | D06B23/14;D06B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液 微波 均热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色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染缸染液均匀加热的均热结构。
背景技术
染色是指染料从染液中上染到纤维上,并在纤维上形成均匀、坚牢、鲜艳色泽的过程。纺织材料用染浴处理,使染料和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结合,或在纤维上生成不溶性有色物质的工艺过程。染料应在纤维上有一定的耐水洗、晒、摩擦等性能,这种性能称为染色牢度。把纤维浸入一定温度下的染料水溶液中,染料就从水相向纤维中移动,此时水中的染料量逐渐减少,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达到平衡状态。水中减少的染料,就是向纤维上移动的染料。在任意时间取出纤维,即使绞拧,染料也仍留在纤维中,并不能简单地使染料完全脱离纤维,这种染料结合在纤维中的现象,就称为染色。
织物的染色一般采用染浴处理,使织物与染液充分的接触配合较高的温度,使染液中的染色成分相对活跃,进而进入织物的纤维中,由于织物是面结构在染液中染色时会将染液相对的分隔在多个数个区域内,各区域内染液的流动性变差,因此各区域的温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温度差异,因此会造成染色不均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液微波均热结构,该染液微波均热结构能够均匀的加热染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染液微波均热结构包括筒状的染色缸体,所述染色缸体的内壁上均设有反射微波的金属屏蔽涂层,所述染色缸体内壁上至少开有一条平行于所述染色缸体轴线的辐射缝,所述辐射缝内设置有条形的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辐射缝的缝宽控制在5mm以内。
作为优选,所述微波发生器发射的微波偏离所述染色缸体中心的角度范围控制在正90度至0度或负90至0度以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所述微波发生器由驱动装置驱动反复转动,发射的微波经所述染色缸体内壁反射形成的轨迹构成类似圆的构体,此圆直径由零至无限接近所述染色缸体的直径,微波反复扫过整个所述染色缸体,由于微波不会被织物的阻挡,因此,染色缸体内的染液均匀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染液微波均热结构微波发生器转动状态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染液微波均热结构微波发生器转动状态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染液微波均热结构微波发生器转动状态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染液微波均热结构微波发生器转动状态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染液微波均热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5,该染液微波均热结构包括筒状的染色缸体100,所述染色缸体100的内壁上均设有反射微波的金属屏蔽涂层,所述染色缸体100内壁上至少开有一条平行于所述染色缸体轴线的辐射缝,所述辐射缝内设置有条形的微波发生器200,所述微波发生器200由驱动装置驱动转动。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同时微波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因此,微波自所述微波发生器200发射后,经所述染色缸体内壁的反射,一直围绕所述染色缸体100打转。
上述的染液微波均热结构,所述辐射缝的缝宽控制在5mm以内,为了减少微波反射时经过所述辐射缝产生的影响。
参阅图1至图4,所述微波发生器200发射的微波偏离所述染色缸体100中心的角度范围控制在正90度至0度或负90至0度以内,所述微波发生器200反复转动正90度或负90度均可使微波覆盖整个圆形的区域。
述的染液微波均热结构的工作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述微波发生器200由驱动装置驱动反复转动,发射的微波经所述染色缸体100内壁反射形成的轨迹构成类似圆的构体,此圆直径由0至无限接近所述染色缸体100的直径,微波反复扫过整个所述染色缸体100,由于微波不会被织物的阻挡,因此,染色缸体100内的染液均匀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茂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茂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材烘干窑
- 下一篇:1600A四极联动储能操作手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