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5627.7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9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时珍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26 | 分类号: | G01S5/26;H04L29/0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定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无线定位技术有多种,因为无线定位的区域范围和使用的场所各有不同,因此无线定位的方式的差别也很大。比如要实现广域范围且精度不高的无线定位,可以选择使用卫星定位。诸如美国GPS定位,俄罗斯“格洛纳斯”定位,以及中国的北斗定位。要实现一个较大范围的区域定位(2-10平方公里),精度在分米级甚至2厘米以内的定位可以使用差分卫星定位加惯性定位的技术。对于有阻隔的室内环境且要求精度不高的定位,可以采用WLAN加RFID的定位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无线定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线定位方法,所述方法涉及的实体包括待测点和至少三个固定点,将所有固定点设置在一个平面上,分别使用WIFI网络下不同的IP控制指令,测量出待测点与各个固定点的距离,然后通过这些距离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所述测量出待测点与各个固定点的距离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步:待测点使用WIFI网络向固定点发送IP控制指令,并记录指令发送的时间TIME1。
第二步:固定点在接收到来自WIFI的IP指令后,向待测点发送超声波。
第三步:待测点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并记录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TIME2。
第四步:待测点计算待测点与该固定点的距离,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输速度为:V空气=340米/秒。因此两者之间的距离为:S=V空气*(TIME2-TIME1);
对每个固定点重复上面四个步骤,获得待测点与各个固定点的距离。
测量点与各个固定点之间的通讯是采用不同的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的。
所述通过这些距离确定待测点的位置是这样实现的:
分别以各个固定点为球心,以测量点到该固定点的距离为半径画球,通过各个球体的交点求得待测点的位置。
对于三个固定点的情况,三个球体相交于两点,所计算的待测点位于固定点所在的平面之下,在得到两个交点的坐标值后,将位于固定点所在平面之上的交点舍弃,剩下的交点的坐标值即为待测点的位置。
所述方法在所述待测点上的单片机设有存储功能和计算功能,求得待测点的位置是通过待测点上的单片机完成的。
所述方法中求得待测点的位置是通过数据中心完成的,即待测点将与固定点的距离数据传送到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完成计算。
每次采集的数据通过所述应用程序服务器进行计算然后将待测点的坐标信息存入数据库服务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超声波的无线定位技术,其适用范围是区域在20*20米的范围且其精度达到3毫米。与现有的定位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方法适用的区域范围较小且要求无阻隔,提高了精度,降低了成本,为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补充。
附图说明
图1是定位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步骤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原理如图1所示,超声波定位原理与GPS定位原理类似。在需要进行定位的区域内设置至少三个已知位置的固定点分别为O、E、F。图1中D点为需要被测定位置的点。如果位于D点的待定位物体可以获得线段DE、DF、DO的距离,根据三点定位原理,可以准确得到D点的位置。本文通过不同频率超声波收发的机制测定DE、DO、DF的距离。
已知的多数超声波定位为反射式定位方式来测定发射源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如倒车雷达,室内借助墙壁定位等。本文采用的是多发射源的机制,不采用反射方式。现以DE点之间距离测定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步:D点使用WIFI网络向E点发送IP控制指令,并记录指令发送的时间TIME1。
第二部:E点在接收到来自WIFI的IP指令后,向D点发送超声波。
第三部:D点接受到超声波信号,并记录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TIME2。
第四步:D点计算DE的距离,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输速度为:V空气=340米/秒。因此DE之间的距离为:SDE=V空气*(TIME2-TIME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