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向入光式环状发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25545.2 | 申请日: | 2014-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江丰丞;吴健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8/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 |
| 地址: | 215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向 入光式 环状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环状发光装置,尤指一种侧向入光式环状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环形光源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汽车的后车灯、汽车的仪表板或是各式电子产品的操作面板的背光模块等。一般来说,现今常见的环形光源的多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与一导光圈所组成,而该些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于导光圈的下方,以直接将光束导入导光圈中,而使导光圈发亮,以形成环形光源。然,此种环形光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有多种缺失,例如使用者容易直接看到由发光二极管所产的的亮点或是亮线,且各发光二极管间的区域容易产生暗区,而产生环形光源的各区域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再者,发光二极管所射出的光束,透过导光圈的折射,而产生的折射光,在使用者观看时,容易发生眩光的问题。相关资料可参阅台湾专利证书号M460230所介绍之将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完整圆环状导光圈下方的结构,以及台湾专利证书号M431282与台湾专利公开号201122369所介绍之非完整无缺口圆环状导光圈的结构。缘此,本发明人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向入光式环状发光装置,用以解决习知技术中,环状光源无法达到均匀出光以及在入光处容易发生眩光及漏光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于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侧向入光式环状发光装置,其包括:一环状基板及一导光环。环状基板具有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导光环设置在环状基板上,且导光环具有一完整无缺的环状本体及至少两个彼此相对应设置在环状本体的侧面上的入光凸块。其中,每一个入光凸块具有一面向相对应的发光单元的入光面及一连接于入光面及环状本体之间的延伸面。
本发明更于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侧向入光式环状发光装置设有一透光盖,所述透光盖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从所述上表面向内朝下延伸的倾斜面,且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倾斜面的交接处在剖面上形成一转折点,其中所述导光环与所述透光盖两者的关系符合下列公式:D>(h1+h2)/tanθ,且θ=30°。其中D为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与所述转折点之间的水平距离,h1为所述透光盖的高度,h2为所述导光环的高度,θ为同时穿过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与所述转折点的联机与所述环状基板的上表面的夹角。
承前所述,本发明于又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透光盖的部分所述上表面具有一形成于所述发光单元的正上方的不透光区域,所述透光盖具有一邻接所述不透光区域的透光区域,且所述透光区域由所述倾斜面及与所述倾斜面相邻的另一部分所述上表面所组成。此外,本发明于再一实施方式中,将前述透光区域设计为具有一颜色,且所述颜色异于所述发光单元所产生的光线颜色,以达改变侧向入光式环状发光装置之最终光线颜色之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中,前述侧向入光式环状发光装置系由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所实现,且所述发光单元发光面的截面积相等于所述入光面的表面积。承前所述,于本发明再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延伸面连接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环状本体的一切点,且所述切点为所述入光面的一中心点的法线与所述环状本体两者的相切处。此外,于本发明再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环的所述环状本体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入光面的一半。
另一方面,从入光凸块的数量设计观之,本发明更于一实施方式中,定义所述环状本体的圆心与所述入光面邻接所述环状本体的接点之间的距离为一外圈半径,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外圈半径之延长线的夹角为α,且α<π/2n,其中n为所述入光凸块的数量。
最后,从几何光学的计算对入光面之角度进行推敲,本发明复于一实施方式中定义所述环状本体的圆心与所述入光面邻接所述环状本体的接点之间的距离为一外圈半径,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外圈半径之延长线的夹角为β,且cosβ≥(r-0.5d)/r,其中d是所述入光面的宽度,r是所述外圈半径的长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藉由“导光环具有一完整无缺的环状本体及至少两个彼此相对应设置在环状本体的侧面上的入光凸块”及“每一个入光凸块具有一面向相对应的发光单元的入光面及一连接于入光面及环状本体之间的延伸面”,以达到提供无亮(暗)带之均匀环状光源的功效,且透过入光凸块的导引,可以有效解决习知技术中,环状光源的入光处容易发生漏光及眩光的问题。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向入光式环状发光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