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Mo-Ru-B钎料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25450.0 | 申请日: | 2014-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4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南光;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B22F1/00;C22C5/04;B23K35/24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mo ru 粉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o-Ru-B粉末成分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化学反应共沉淀法制造微细Mo-Ru-B钎料粉末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某些大功率高效微波管阴极组件的钎焊中,需在1700~1750℃温度范围钎焊,但熔化温度在此范围内的阴极组件专用高温钎料,在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高温钎料Mo-Ru-B合金钎料,钎料的成分为质量分数Mo:30%±1%,Ru:64%±1%,B:6%±1%,钎料钎焊温度1700~1750℃,能满足上述大功率高效微波管阴极组件的钎焊要求。
因为该成分合金熔点很高,采用传统的将合金熔化后气雾化方法制备钎料粉末很难实现,因此在现有的技术中,可采用纯Mo粉、纯Ru粉和纯B粉按合金所需重量比例进行机械混合、制成设计要求成分的Mo-Ru-B钎料粉末或用Mo-Ru-B合金锭采用机械破碎-研磨法制备Mo-Ru-B钎料粉末,由于钎料成分位于共晶成分,在钎焊温度作用下,混合的钎料粉末通过共晶反应熔化、完成对母材的钎焊连接。
采用现有技术制备Mo-Ru-B钎料粉末的方法不足在于:机械混合法制备的钎料成分不均匀,导致钎料熔化特性不佳;机械破碎-研磨法制备的粉末粒度较大(≥30微米),还有容易带入研磨罐及研磨球中其它杂质金属成分,不能满足微细构件涂覆的使用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高温钎料Mo-Ru-B合金钎料,并可解决采用现有技术制备Mo-Ru-B钎料使用中存在的成分不均匀、使用工艺性欠佳等不足。本发明Mo-Ru-B钎料粉末是采用化学反应共沉淀法制备,钎料是由以钼钌硼化合物颗粒为主体和少量纯Mo、Ru、B颗粒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Mo-Ru-B钎料粉末,不仅微细(90%粒度≤6微米),且钎料粉末中90%左右颗粒是Mo-Ru-B化合物,从而赋予了混合物中Mo、Ru及B分布的高均匀性,有利三种元素在钎焊温度下共晶反应的进行,有利钎料熔化和提高钎焊特性,90%颗粒≤6微米微细钎料粉末,还有利于钎料在精细构件上涂覆,提高了钎料的使用工艺性能。
本发明Mo-Ru-B粉末钎料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按Mo-Ru-B钎料设计的成分,称量出三氯化钌、钼酸铵及硼酸铵,装入瓷坩埚中,倒入PH=1的盐酸溶液,充分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在100~150℃温度下把混合溶液干燥,并通过以下络合反应:RuCl3+(NH4)6Mo7O24+NH4HB4O7→(Ru)·(Mo7O24)·(HB4O7)+NH4Cl,生成钼酸硼酸钌的络合物和氯化铵,然后再于400~450℃加热,通过以下化学反应:NH4Cl→NH3↑+HCl↑,去除混合物中的氯化铵,剩下钼酸硼酸钌的络合物;最后钼酸硼酸钌的络合物用氢气在900~950℃进行还原处理,通过下述化学反应生成Mo-Ru-B化合物和Mo、Ru、B单质:
化学反应1:(Ru)·(Mo7O24)·(HB4O7)+H2→(Mo-Ru-B)+H2O
化学反应2:RuCl3+H2→Ru+HCl↑
化学反应3:(NH4)6Mo7O24+H2→Mo+H2O+NH3↑
化学反应4:NH4HB4O7+H2→B+H2O+NH3↑
混合物冷却后,再将块状的混合物研磨、过筛,制成设计成分的Mo-Ru-B微细粉末钎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通风净化导流装置
- 下一篇:移动设备支架电源充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