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醚-酰胺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5241.6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1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史珺;罗志有;吴昆;黄晓梅;胡德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0/06 | 分类号: | C08F290/06;C08F283/06;C08F220/06;C04B24/2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燕玲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酰胺型聚 羧酸 高效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醚-酰胺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经济发展及城镇化的推进使混凝土行业对于高性能减水剂的需求逐年上升。目前聚羧酸减水剂市场的主流产品为第二代的一步法醚类聚羧酸减水剂,所采用的聚醚大单体是反应活性较高的异戊烯醇或异丁烯醇结合聚氧乙烯醚的结构。这一类的减水剂较前一代的酯类减水剂工艺更为简单,性能更为稳定,但是,由于大单体种类的限制,这一类的减水剂性能提升空间已经不大,且保坍性能与高减水率往往不能兼顾;另一方面,由于混凝土材料来源的复杂性,聚羧酸对于胶凝材料成分及混凝土集料含泥量的敏感仍是制约聚羧酸减水剂进一步推广应用,使其无法完全替代萘系减水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性能更为优越,且对材料的普遍适应能力更好的聚羧酸减水剂是其进一步扩展市场的需要。酰胺型减水剂代表了一种新型的聚羧酸减水剂结构。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利用酰胺键连接聚氧乙烯或聚异丙醇,具有独特的分散能力,保坍性能优越,对混凝土材料的适应性佳,与目前市场上的普通醚类减水剂的性能优势明显。随着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工程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这一新型的减水剂体系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酰胺的价格比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醚-酰胺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所述聚醚-酰胺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通过化学共聚的方法将含酰胺结构的聚醚胺与聚氧乙烯醚接枝到聚羧酸系减水剂主链上,所得减水剂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保坍性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醚-酰胺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聚醚-酰胺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所述聚醚-酰胺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具有以下结构:
其中:R为H或CH3;x=5~15;y=20~50;z=8~16;a=20~150;b=30~1200;c=10~150。
上述聚醚-酰胺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将80~187质量份的聚醚胺加入反应釜,0~5℃搅拌条件下加入2~5质量份的缚酸剂,然后滴加4~10质量份的酰氯单体,滴加时间为10~120分钟,滴加完后维持0~5℃保温0~120分钟,得到含酰胺结构的聚醚胺单体。
(2)将1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87~204质量份的聚氧乙烯醚单体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釜中,升温至50~80℃,向反应釜中加入引发剂,并滴加由20质量份的羧基单体、链转移剂和350~36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溶液,滴加时间为1~4小时,滴加完毕后维持50~80℃保温0~4小时,降温至20~40℃,用碱液调节PH值至6~8,得到聚醚-酰胺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所述聚醚胺的重均分子量为600~3000,并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R为H或CH3;x=5~15;y=20~50。
所述缚酸剂为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缚酸剂的用量为聚醚胺和酰氯单体总质量的0.3%~4.0%。
所述酰氯单体为甲基丙烯酰氯或丙烯酰氯。
所述的聚氧乙烯醚单体为重均分子量为1200~24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或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
所述的引发剂由氧化体系和还原体系组成,所述氧化体系为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还原体系为抗坏血酸或亚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氧化体系与还原体系的质量之比为5~40:1;引发剂的用量为聚醚胺单体、聚氧乙烯醚单体和羧基单体总质量的0.2%~6.5%;所述引发剂的加入方式为先加入氧化体系,还原体系随羧基单体、链转移剂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一起滴加,或氧化体系与还原体系均随羧基单体、链转移剂和去离子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一起滴加。
所述羧基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顺丁烯二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醇、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次磷酸、次磷酸钠、次磷酸钾或烯丙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链转移剂的用量为聚醚胺单体、聚氧乙烯醚单体和羧基单体总质量的0.4%~4.0%。
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或氨水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加工混合固体废弃物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油烟机的开关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