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膨胀颗粒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全程自养脱氮装置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5231.2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9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林;李子音;徐晓晨;邵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宝元;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膨胀 颗粒 污泥 生物反应器 全程 自养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体式膨胀颗粒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全程自养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全程自养脱氮装置包括反应器、气/液分离槽、三相分离装置、膜组件、空气泵、空气流量计、穿孔曝气管、进水泵、回流泵和出水泵;反应器分为上部膜过滤功能区和下部全程自养脱氮功能区,上部膜过滤功能区和下部全程自养脱氮功能区之间设置三相分离装置;反应器上部外接气/液分离槽,气/液分离槽的底部一侧设置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反应器底部的进水口相连,且管路设置回流泵;膜组件位于上部膜过滤功能区内,其出水口连接有出水泵;膜组件下方邻近膜组件的部位设置有穿孔曝气管,穿孔曝气管的一端从反应器侧壁穿出,与空气泵相连,且管路设置有空气流量计;反应器底部设置进水口,进水口与回流管、进水管通过三通相连;反应器顶部设有溢流口,防止因故障或其它因素造成污水漫出反应器。
2.一种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膨胀颗粒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全程自养脱氮装置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进水泵将含氮污水泵入反应器的进水口,在下部全程自养脱氮功能区中,微生物菌群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氮气,逸出反应器;三相分离装置促进气相、液相与固相物质的分离;上部膜过滤功能区的膜组件底部采用空气通过穿孔曝气管进行曝气,曝气量为100-150m3/m2·h:一是冲刷膜表面以缓解膜污染,二是为反应器上部的水体充氧;反应器上部的水一部分经膜过滤排出反应器,另一部分流入气/液分离槽;气/液分离槽用于分离水体中的气泡,避免将气泡回流至反应器底部,造成下部全程自养脱氮功能区污泥床层不必要的扰动;回流泵将气/液分离槽中的富氧水回流至反应器底部的进水口:一是为全程自养脱氮过程提供必要的溶解氧,二是提供一定的水力条件促进污泥床层膨胀及全程自养脱氮颗粒的形成;反应过程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5-40℃,pH为6-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反应器中外层为好氧氨氧化菌,内层为厌氧氨氧化菌的颗粒污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52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