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秸秆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24643.4 申请日: 2014-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4098309B 公开(公告)日: 2017-02-08
发明(设计)人: 张凤阳 申请(专利权)人: 张凤阳
主分类号: C04B28/06 分类号: C04B28/06;C04B18/24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代理人: 张吉
地址: 6216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 秸秆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复合硫铝酸盐水泥为胶凝剂,在常温常压环境内,用该水泥胶结农作物秸秆制备的复合秸秆水泥板材。 

背景技术

针对已知农作物秸秆中可溶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糖类等对“水硬性”水泥的凝结,硬化是致命危害,也是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所以一直局限用“气硬性”镁质水泥加氯盐固化胶结限量秸秆做墙板。其制品变形,怕水,强度倒退,吸潮,返卤腐蚀金属物件,对环境不利。 

另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2887691A,公告日为2013.113,公开了一种植物秸秆新型轻质墙体材料,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粉煤灰40-50、改性植物秸秆粉20-30、硫铝酸盐水泥20-30、膨胀珍珠岩10-20、硅砂粉10-15、改性陶土10-15、玻璃纤维10-20、发泡剂2-4、减水剂3-6。这种用含量只有20~30%改性秸秆制秸秆墙体材料的方法。所述对秸秆改性,是将秸秆切段,制粉,进入强碱水侵泡数小时捞出,加热脱饱和水,再加热烘干,外加氯化石蜡,羟甲基纤维素等混合,造粒,再重复加热烘干。与改性陶土(所述改性陶土是将陶土,硅藻土,硅烷,纳米二氧化硅加热60℃搅拌混合),重复加热烘干制粉。再与50%粉煤灰,20~30%硫铝酸盐水泥,其余膨胀珍珠岩,硅砂粉,玻纤,发泡剂,减水剂,适量自来水,拌和加入模成型。初坯加热80℃蒸汽养护3小时,升温到180℃高压养护4小时,即为植物秸秆墙体材料。 

不难看出上述专利存在的问题是:除河沙外,氯化石蜡、甲基纤维素,高岭土、硅藻土、纳米二氧化硅(即使是超微粉成本也较高),硅烷等,均是较贵的原料,增加了秸秆的制作成本。所述改性秸秆粉(实际是矿化处理)用苛性碱水侵泡,这种用强碱水处理,其废水内既含有烧碱物质,又有秸秆内抽出的废物,若排放,需净化处理。设备投资等,综合成本居高不下,如直接排放,对环境再污染;秸秆捞出后,经40-45℃加热烘干达含水率2~3%的高干燥度,烧煤加热,烟尘排放问题;用油、气、电加热其能耗,造粒后再度烘干。用陶土等改性加热50~60℃搅拌,将初坯用蒸汽60~80℃,最后加热至170~180℃,且在高热,高压条件下养护2~4小时,涉及180℃蒸汽,必用高压锅炉、涉及安全、高能耗、和废气排放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复合秸秆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胶结过量不经任何处理的农作物秸秆,提高水泥的胶结能力,进而克服有机物内可溶碳水化合物对水泥水化,凝结,硬化的危害;所制成的复合秸秆板材常温成型,自重减轻,韧性增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秸秆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增加常用硫铝酸盐水泥的熟料含量,并添加水硬性氧化钙为激发剂,然后将其混合为复合硫铝酸盐水泥做为胶凝剂,胶结农作物秸秆制成。 

所述复合硫铝酸盐水泥的粉磨细度比总表面积为400m2/kg以上。 

所述复合硫铝酸盐水泥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成品常用硫铝酸盐水泥为60%,增加的常用硫铝酸盐水泥的熟料为30%,水硬性氧化钙为10%。 

所述的胶结方式是: 

(1)先将计量用水加入搅拌机中,开动搅拌,再加入计量复合硫铝酸盐水泥,搅拌; 

(2)加入计量农作物秸秆,继续搅拌,得板材浆料; 

(3)将板材浆料加入模具中成型,脱模、保湿养护,制得复合秸秆板材。 

一种复合秸秆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板材的原料是复合硫铝酸盐水泥和农作物秸秆;所述的复合硫铝酸盐水泥是在常用硫铝酸盐水泥中,增加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含量,并添加水硬性氧化钙为激发剂混合制成。 

所述秸秆板材的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复合硫铝酸盐水泥60%--70%,农作物秸秆为30%--40%,水为干基(复合硫铝酸盐水泥与农作物秸秆的总称)配料总量的40~50%(扣除批次抽测含水值)计量加入; 

所述复合硫铝酸盐水泥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常用成品硫铝酸盐水泥60%,增加的硫铝酸盐水泥熟料30%,水硬性氧化钙激发剂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凤阳,未经张凤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4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