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3558.6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0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杨利;张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3/08 | 分类号: | A01N53/08;A01N25/04;A01P7/04;A01N4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溴氰菊酯 杀菌 素复配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药复配杀虫剂,具体涉及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溴氰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力最高的一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触杀作用迅速,击倒力强,没有熏蒸和内吸作用,在高浓度下对一些害虫有驱避作用。持效期长(7~12天)。杀虫谱广,对鳞翅目、直翅目、缨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多种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多杀菌素属于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对害虫具有快速触杀和胃毒作用,是土壤放线菌刺糖多胞菌发酵后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杀菌素是一种广谱的生物农药,杀虫活性远远超过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环戊二烯和其它杀虫剂,能有效控制的害虫包括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同时对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翅目、蚤目、革翅目和啮虫目的某些特定种类的害虫也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研究表明,该产品对靶标作物上大多数主要益虫没有影响。且与目前常用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有效使用剂量比现有大多数杀虫剂低,且环境半衰期更短。在环境中通过多种途径降解,主要是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最终变为碳氢氧氮等成分。
溴氰菊酯作用机制是使钠(Na)闸门关闭延迟,导致钠离子(Na+)流入增加,时间延长,而钾离子(K+)流出时间推迟,导致负后电位延长,神经轴突膜去极化。多杀菌素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增加其自发活性,导致非功能性旳肌收缩、衰竭,显示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ChR)被持续激活引起乙酰胆碱(Ach)延长释放反应。同时也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改变GABA门控氯(Cl)通道的功能。将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进行复配,可有效降低单剂的施药量,提高药剂使用安全性,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经过试验证明,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复配时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同时本发明将二者复配物制备成水悬浮剂,为绿色水基化环境友好剂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含有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的杀虫复合物,并提供含有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防治经济作物及大田作物多种虫害。
1.本发明的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复配悬浮剂,各有效成分按重量计如下百分比:
溴氰菊酯1~4%
多杀菌素1~4%
分散剂 1~5%
润湿剂 0.5~3%
增稠剂 0.2~5%
防冻剂 2~5%
消泡剂 0.1~0.5%
水 余量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钙、三苯乙烯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和聚羧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和山梨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聚乙烯醇、膨润土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腐剂为水杨酸钠或苯甲酸钠;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磷酸酯类消泡剂和正辛醇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
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粗分散液制备:首先将溴氰菊酯、多杀菌素、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腐剂、消泡剂和部分水按上述重量百分比经球磨机或高速剪切机充分混合;
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悬浮剂的制备:再将所制得的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粗分散液经过砂磨,并加入防冻剂和剩余的水,得到的溴氰菊酯与多杀菌素悬浮剂,粒度范围1-5μm,悬浮率达到90%以上。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工流程图。
图中1是溴氰菊酯,2是多杀菌素,3是分散剂,4是润湿剂,5是防沉淀剂,6是消泡剂,7是部分水,8是高速分散混合,9是粗分散液, 10是防冻剂,11是增稠剂和余量水,12是砂磨,13是悬浮剂,14是包装入库。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和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溴氰菊酯 1%
多杀菌素1.5%
三苯乙烯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
黄原胶 0.2%
丙二醇 4%
有机硅消泡剂0.2%
水 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3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味盐卤豆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材内弧的粗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