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及自动制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23258.8 | 申请日: | 2014-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保;顾章平;黄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1/00;B23K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李沛昌 |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线圈 系统 定位 夹紧 装置 自动 制造 | ||
1.一种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板(1305),在基板(1305)一侧设有用于夹持直板型的接触板(13A)的接触板定位夹持槽(1307),接触板定位夹持槽(1307)内设有与接触板(13A)上凹槽(13A1)或凸起对应的定位凸台(13053)或定位凹槽;在基板(1305)另一侧相对位置设有夹持静触头(13C)的直板部(13C2)的直槽(1308)和用于卡入支撑弧角部(13C1)的定位块(1309),在接触板定位夹持槽(1307)和直槽(1308)之间设有第一空槽(1306),在直槽(1308)和定位块(1309)之间设有第二空槽(1304);在基板(1305)上还设有夹持和控制线圈(13B)居中的气缸轴(1301),线圈(13B)可被气缸轴(1301)夹持于第一空槽(1306)和第二空槽(1304)之间的区域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1305)上,与气缸轴(1301)相对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压紧线圈(13B)的气缸压杆(1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基板(1305)包括依次连接的4个台阶,4个台阶分别为第一台阶、第二台阶(13056)、第三台阶(13050)和第四台阶(13058);所述的接触板定位夹持槽(1307)设置在第一台阶侧壁上;第二台阶(13056)侧壁凹陷设有第一空槽(1306);直槽(1308)设置在第三台阶(13050)的侧壁上;定位块(1309)设置在第四台阶(13058)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台阶包括一端的安装台阶(13051)和另一端的夹持槽台阶,夹持槽台阶由一侧的限位台阶(13054)和另一侧低台阶(13052)构成,在限位台阶(13054)和低台阶(13052)相联处的相应位置设有与接触板(13A)上的定位凹槽(13A1)配合的定位凸台(13053);压板(13055)安装在安装台阶(13051)上由限位台阶(13054)限位,压板(13055)、安装台阶(13051)、和低台阶(13052)一起构成了夹持接触板(13A)的接触板定位夹持槽(1307)。
5.一种电磁线圈系统自动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自动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12个工位的转盘(30),通过步进电机(31)带动分度盘使转盘按顺时针旋转,12个工位上均设有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13),设置在转盘上的12个工位分别为静触头进料位(1),接触板进料位(2),接触板和静触头检测位(3),加焊膏位(4),线圈进料位(5),线圈检测位(6),接触板与线圈焊接位(7),第一空位(8),静触头与线圈焊接位(9),废品出口位(10),出料口位(11),第二空位(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自动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0)包括外转盘(3001)和内转盘(3002),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13)设置在外转盘(3001)上,由步进电机(31)带动分度盘使外转盘(3001)转动,在内转盘(3002)上对应位置上设有焊接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自动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圈自动供料装置,所述的线圈自动供料装置包括进行元件排序和分选的具有螺旋旋转轨道的振动盘,设置在支架(15)上与振动盘连接的直线平振盘(29),在支架(15)上直线平振盘(29)的末端出口处设有将线圈(13B)逐个与直线平振盘(29)分离的分料器(27),在分料器(27)上方设有夹持线圈(13B)到电磁线圈系统定位夹紧装置的机械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自动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设置在支架(15)上的垂直导轨(16),在垂直导轨(16)上设有可带动夹持部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17),第一气缸(17)与设置在水平导轨(19)上的水平板(18)连接,水平导轨(19)与可带动夹持部前后移动的第二气缸(20)连接,第二气缸(20)通过立板(21)与夹持部连接,夹持部具有两个气爪(25、26),两个气爪(25、26)分别通过两个夹手气缸(23、24)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线圈系统自动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平振盘(29)中间为开口直槽(2901),中间两边斜边(2902)构成V型开口直槽与两边的燕尾槽相连构成,燕尾槽的两个立臂上开有等高的直线槽(2903)用于线圈(13B)的直线两端的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32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填料器拼焊工装
- 下一篇:确保强迫对流流场均匀的蜂窝板自动点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