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渗透性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冷再生用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23106.8 | 申请日: | 2014-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洪锦祥;林俊涛;刘加平;陈香;黄冲;耿磊;张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08;C08J3/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性 废旧 沥青 混合 再生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沥青混合料冷再生用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公路养护,确保全国每年不少于17%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实施大中修工程。据此测算,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数量将会超过1.6亿吨。数量如此庞大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如不加以利用,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还会污染环境。
此外,面对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我国沥青路面养护和建设费用激增,资源与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因此,科学高效的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实现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的沥青混合料再生主要分热再生和冷再生。
热再生虽然路用性能较好,但是其在高温拌和摊铺环境污染重,能耗大,沥青存在老化,同时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率较低。
乳化沥青冷再生在常温拌和和施工,废旧沥青混合料利用率高,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点,但是混合料性能较差。如何在保留冷拌沥青混合料环保、节能等优势的同时克服其性能的不足,是道路工程材料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当前,乳化沥青冷再生中废旧沥青混合料仅作为“黑色集料”,废旧沥青混合料中老化沥青层与新沥青层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的一个薄弱界面,如何提高老化沥青层与新乳化沥青层的作用力,从而有效解决乳化沥青冷再生抗水损害性能不足,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耐久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的冷再生中乳液并没有考虑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而仅仅将废旧沥青混合料当作集料使用。
中国专利CN 102617968 A公开了一种道路用冷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乳化剂、稳定剂、水、盐酸、改性沥青等制备成乳化沥青,该发明工艺较普遍,其冷再生剂乳化沥青应用起来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难以保证,仍属于普通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
中国专利ZL 200810150504.6授权了一种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冷再生还原剂及制备还原剂方法和应用,虽然该发明冷再生还原剂综合性能优异,但溶剂油组分为汽油、煤油、柴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会侵蚀沥青,造成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下降,沥青膜容易从石料表面剥落,从而使混合料的性能大幅度下降,同时还会污染环境。
中国专利ZL200910061435.6授权了一种渗透性能良好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再生剂渗透性能良好,但是该再生剂只能用于热再生,用于沥青再生时再生剂需要加热,废旧沥青混合料也需要加热到110℃以上,这种再生方式在高温拌和摊铺,能耗高污染物排放多,而且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掺量受限。
目前冷再生用乳液的渗透性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废旧沥青混合料只是低层次的再生,同时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较差,制约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在沥青面层中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开发具有优良渗透性能的冷再生用乳液对促进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冷再生乳液与废旧沥青混合料中得老化沥青作用不足,造成旧沥青路面材料中的老化沥青无法被回收利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渗透性良好的沥青冷再生用乳液,该乳液与废旧沥青混合料拌和后渗透进入到老化沥青层,提高老化沥青层与新乳化沥青层的作用力,所制备冷再生混合料的抗水损害等路用性能优良,扩大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渗透性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冷再生用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高渗透性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冷再生用乳液由下述组分按下述质量比组成:
其中所述道路石油沥青为针入度50-110的道路石油沥青;
沥青乳化剂为用于冷再生用阳离子慢裂或中裂型乳化剂;
改性剂为阳离子丁苯胶乳;
扩散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JFC-1、JFC-2或JFC-E)、十二醇(DAL)、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十二烷基苯酚(DP)、脂肪醇聚醚酰胺、丙酮或者甲基乙基酮中一种或者以任意多种以任意比例组合;
稳定剂为氯化钠、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聚乙烯醇或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
pH值调节助剂选自盐酸、硫酸、硝酸、甲酸、苯甲酸、乙酸、丁二酸或酒石酸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3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