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虚拟技术训练幼儿日常交流能力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20085.4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6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5/06 | 分类号: | G09B5/06;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1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虚拟 技术 训练 幼儿 日常 交流 能力 方法 | ||
1.一种利用虚拟技术训练幼儿日常交流能力的方法,包括:用户(1)、体感传感器(2)(配备了虹膜识别系统的虚拟现实头盔、虚拟现实行走装置等设备)、计算机(3)以及显示屏(4)这些设备和启动虚拟程序、身份验证、进行正确的系统操作等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设备简介;所述具体的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简介,其特征是:所述体感传感器(2)可以识别虹膜及捕捉语音输入,在相应的系统支持下能够完成识别面部表情、手势肢体动作以及语音的体感设备,其与计算机(3)有线连接,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3),实现个人数据的存储;所述计算机(3)已安装相应的程序,可进行数据的收发、处理和存储以及对其他设备的控制;所述显示屏(4)为一个与计算机(3)相连的显示设备,用来展示虚拟人物及游戏环境,用户的动作也会由显示屏(4)上的虚拟人物来同步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体的操作步骤,其特征是:所述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预先让用户(1)设定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并将其与采集到的用户的虹膜及声纹进行匹配,形成一套数据模型,存入计算机(3);
步骤2:通过体感设备(2)对虹膜及声纹的识别将用户与虚拟人体匹配,使得虚拟人物的语言动作与用户保持一致,通过与计算机(3)相连的显示屏(4)中能够看到虚拟的用户自己出现在一个虚拟世界中,从而开始学习任务;
步骤3:具体为用户(1)根据系统指示找寻附近的人并与其交谈获得相应信息、物品等虚拟内容,系统的评判标准是关键词,即当系统捕捉到对应的关键词或是同义词时任务完成,此时可开启下一任务,循序渐进;
步骤4:随着时间流逝,虚拟环境会发生适当改变,使用户保持一定新鲜感;
步骤5:显示屏上有使用时间的记录,超过一定时间会自动退出,防止用户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出现不良反应,从而达到利用虚拟现实场景,提高用户日常交流的能力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00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车辆网络实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酒精检测反馈服





